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前人研究综述 | 第8-15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5页 |
·研究方法及语料说明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张爱玲小说比喻的喻体选择 | 第16-35页 |
·世俗化 | 第17-19页 |
·古典化 | 第19-21页 |
·色彩感 | 第21-27页 |
·音乐感 | 第27-28页 |
·喻体选择背后的原因 | 第28-35页 |
第三章 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 | 第35-46页 |
·概念整合理论对比喻的解释能力 | 第35-37页 |
·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感觉转换 | 第37-39页 |
·本喻体和喻体的动静转换 | 第39-41页 |
·本体和喻体的有形和无形的转换 | 第41-42页 |
·本体和喻体系统性的转换 | 第42-44页 |
·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生命事物和无生命事物的转换 | 第44-46页 |
第四章 与《围城》中的比喻的比较 | 第46-60页 |
·比喻类型的比较 | 第46-49页 |
·比喻方式的比较 | 第49-51页 |
·喻体类型的比较 | 第51-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1 | 第64-77页 |
附录2 | 第77-89页 |
附录3 | 第89-90页 |
后记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