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结构宽频带高增益微带天线的设计仿真
提要 | 第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本文的研究背景 | 第7-10页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 | 第10-11页 |
·本论文的内容和安排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宽频带微带天线的设计方法研究 | 第13-26页 |
·引言 | 第13页 |
·传输线理论模型 | 第13-15页 |
·腔模理论模型 | 第15-19页 |
·腔模理论的基本假设 | 第15-16页 |
·单模理论 | 第16-19页 |
·多模理论 | 第19页 |
·全波分析理论 | 第19页 |
·影响微带天线带宽的因素 | 第19-23页 |
·常用的展宽频带的方法 | 第23-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叠层微带天线的设计与仿真 | 第26-43页 |
·引言 | 第26页 |
·叠层天线模型 | 第26-29页 |
·利用HFSS 软件仿真建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29-31页 |
·叠层天线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1-41页 |
·介质板厚度对参数的影响 | 第31-32页 |
·S 参数及带宽 | 第32-34页 |
·增益特性 | 第34-37页 |
·阻抗匹配特性 | 第37-39页 |
·极化特性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叠层结构下缝隙加载微带天线的设计与仿真 | 第43-57页 |
·引言 | 第43页 |
·天线模型 | 第43-45页 |
·叠层开缝天线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5-55页 |
·开缝尺寸对天线性能的影响 | 第45-47页 |
·介质板厚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S 参数与带宽 | 第48-51页 |
·增益特性 | 第51-52页 |
·阻抗特性 | 第52-54页 |
·极化特性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摘要 | 第62-65页 |
Abstract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