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1-2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介绍 | 第11-12页 |
1.2 神经信号采集的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3 电场调控神经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9-25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1.5 本文的结构 | 第26-27页 |
2 柔性神经微电极阵列的设计、制造及测试 | 第27-44页 |
2.1 引言 | 第27-28页 |
2.2 基于SU-8的柔性电极的设计与制造 | 第28-34页 |
2.3 基于聚酰亚胺的柔性电极的设计与制造 | 第34-35页 |
2.4 电极评估手段及测试结果 | 第35-4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3 针对外周神经及体外培养神经元的侵入式电场调控 | 第44-60页 |
3.1 引言 | 第44页 |
3.2 外周神经电刺激 | 第44-50页 |
3.3 轴突牵拉背根神经节在电场作用下的发放 | 第50-5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4 针对脊髓神经系统的非侵入式电场调控 | 第60-83页 |
4.1 引言 | 第60-61页 |
4.2 带有经皮刺激电极的脊椎躯干有限元模型 | 第61-64页 |
4.3 经皮脊髓电刺激电场及生物热场数学模型 | 第64-66页 |
4.4 经皮脊髓电刺激中关键参数对组织模型电、热场分布的影响 | 第66-8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5 针对大脑神经系统的非侵入式电场调控 | 第83-122页 |
5.1 引言 | 第83-84页 |
5.2 基于医学影像数据重建头颅模型 | 第84-85页 |
5.3 经颅直流电刺激中电、热场数值模型 | 第85-87页 |
5.4 刺激效率评价指标 | 第87-88页 |
5.5 经颅直流电刺激中电极相关参数对刺激效果的影响 | 第88-118页 |
5.6 经颅直流电刺激的热场效应分析 | 第118-121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21-122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122-126页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122-123页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123-124页 |
6.3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124-126页 |
致谢 | 第126-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44页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144-145页 |
附录2 博士生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情况 | 第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