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粒子场数字全息探测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引言 | 第10-19页 |
·数字全息技术简介 | 第10页 |
·数字全息和光学全息的比较 | 第10-13页 |
·数字全息的发展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利用数字全息技术进行水下粒子场探测的优点 | 第14-18页 |
·全息技术在粒子场探测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水下环境对全息图拍摄的影响 | 第15-17页 |
·数字全息技术在水下探测中的优点 | 第17-18页 |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 第18-19页 |
2. 数字全息理论基础 | 第19-30页 |
·菲涅耳衍射—球面波理论 | 第19-21页 |
·光学全息的记录和再现 | 第21-26页 |
·波前记录 | 第21-22页 |
·波前再现 | 第22-23页 |
·再现像的位置 | 第23-26页 |
·数字全息术的相关技术 | 第26-30页 |
·光电图像传感器技术 | 第26-27页 |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 第27页 |
·二维傅里叶变换的基本理论 | 第27-30页 |
3. 数字全息再现方法的研究 | 第30-42页 |
·记录模型 | 第30页 |
·数字全息再现算法 | 第30-33页 |
·菲涅耳变换再现算法 | 第31-32页 |
·卷积再现算法 | 第32-33页 |
·数字全息中消除零级衍射光常用的数字图像处理方法 | 第33-36页 |
·全息图对比度增强 | 第34-35页 |
·数字相减法 | 第35页 |
·全息图减平均值法 | 第35-36页 |
·数字全息再现的计算机模拟 | 第36-42页 |
·一维物体菲涅耳全息图的计算机模拟 | 第36-39页 |
·三维物体菲涅耳全息图的生成与再现 | 第39-42页 |
4 基于数字全息的水下粒子场探测实验 | 第42-55页 |
·数字全息实验条件的分析 | 第42-45页 |
·物参夹角范围 | 第42-43页 |
·最小记录距离 | 第43-44页 |
·数字全息术的分辨率 | 第44-45页 |
·水下数字全息术实物拍摄实验 | 第45-50页 |
·透射型物体水下数字全息实验 | 第45-48页 |
·反射型物体水下数字全息实验 | 第48-50页 |
·数字全息术应用于水下气泡场的探测 | 第50-55页 |
·水下气泡场探测的研究背景 | 第50-51页 |
·数字全息应用于水下气泡场探测实验 | 第51-55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个人简历 | 第60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