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缩写词对照表 | 第1-8页 |
| 摘要 | 第8-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前言 | 第12-18页 |
| 第一章 小鼠肝脏细胞器分离方法的建立及在人肝脏质膜中的应用 | 第18-32页 |
| 1 试剂及器材 | 第18-19页 |
| ·试剂 | 第18页 |
| ·器材 | 第18-19页 |
|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 2 方法 | 第19-23页 |
| ·小鼠肝脏的分离及保存 | 第19页 |
| ·小鼠肝脏细胞器的分离 | 第19-20页 |
| ·人肝脏质膜的分离 | 第20页 |
| ·细胞器蛋白质的提取、定量和得率计算 | 第20-21页 |
| ·细胞器纯度评价 | 第21-23页 |
| 3 结果 | 第23-30页 |
| ·细胞器联合分离法的条件摸索 | 第23页 |
| ·分离细胞器的纯度评价 | 第23-26页 |
| ·组织保存方法对细胞器分离的影响 | 第26-28页 |
| ·人肝质膜分离方法的摸索 | 第28-30页 |
| 4 讨论 | 第30-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
| 第二章 人肝脏质膜蛋白质表达谱的构建 | 第32-61页 |
| 1 材料 | 第32-34页 |
| ·试剂 | 第32-33页 |
| ·器材 | 第33页 |
| ·实验材料 | 第33页 |
| ·数据集 | 第33-34页 |
| ·生物信息学预测工具 | 第34页 |
| 2 方法 | 第34-41页 |
| ·质膜的分离及蛋白质的提取 | 第34-35页 |
| ·蛋白质SDS-PAGE 分离和酶切肽提取 | 第35-36页 |
| ·液相色谱分离和质谱鉴定 | 第36页 |
| ·质谱定量信息的挖掘和评估 | 第36-37页 |
| ·基于贝叶斯模型的蛋白质定位方法的构建 | 第37-40页 |
| ·荧光定位实验 | 第40-41页 |
| 3 结果 | 第41-55页 |
| ·质膜蛋白质表达谱的构建 | 第41-42页 |
| ·质谱定量准确性的分析 | 第42-43页 |
| ·定位预测方法的建立及多定位预测的实现 | 第43-45页 |
| ·定位预测方法的准确性评估 | 第45-46页 |
| ·在人类肝脏蛋白质组数据集中的应用 | 第46-48页 |
| ·质膜蛋白质的定位分析 | 第48-49页 |
| ·质膜蛋白质的功能分析 | 第49-50页 |
| ·质膜与其它细胞器蛋白质组的比较分析 | 第50-51页 |
| ·肝脏质膜蛋白与肝脏全蛋白的比较分析 | 第51-52页 |
| ·质膜蛋白质表达谱的新蛋白分析 | 第52-55页 |
| 4 讨论 | 第55-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第三章 肝脏细胞器蛋白质表达谱功能模块分析 | 第61-76页 |
| 1 材料 | 第61页 |
| ·人肝脏细胞器蛋白质表达谱数据集 | 第61页 |
| ·STRING 相互作用数据库 | 第61页 |
| 2 方法 | 第61-63页 |
| ·细胞器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 | 第61页 |
| ·聚类分析得到各功能模块 | 第61-62页 |
| ·蛋白质模块的功能注释 | 第62页 |
| ·与已知的蛋白质复合体比较 | 第62页 |
| ·蛋白新功能的挖掘 | 第62-63页 |
| 3 结果 | 第63-71页 |
| ·细胞器蛋白质模块分析策略的构建 | 第63-64页 |
| ·细胞器蛋白质模块的功能分析 | 第64-68页 |
| ·功能模块基础上分析蛋白质定量与功能、细胞器定位之间的关系 | 第68-69页 |
| ·功能模块角度分析不同细胞器间的关系 | 第69-70页 |
| ·蛋白质新功能的挖掘 | 第70-71页 |
| 4 讨论 | 第71-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 第四章 蛋白质组对基因组的注释 | 第76-88页 |
| 1 材料 | 第76页 |
| ·质谱数据 | 第76页 |
| ·小鼠EST 数据库 | 第76页 |
| 2 方法 | 第76-77页 |
| ·利用X!tandem 搜索小鼠EST 数据库 | 第76页 |
| ·新发现的肽段与基因组比对 | 第76-77页 |
| 3 结果 | 第77-85页 |
| ·蛋白质组对基因组注释方法的摸索 | 第77页 |
| ·新的蛋白质编码区 | 第77-81页 |
| ·新的氨基酸点突变 | 第81-83页 |
| ·与基因组不匹配的肽段 | 第83-85页 |
| 4 讨论 | 第85-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88页 |
| 全文总结 | 第88-89页 |
| 个人简历 | 第89-90页 |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