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一、立题依据 | 第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三、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2-13页 |
四、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第一部分 美军战时卫勤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背景 | 第14-18页 |
一、战时卫勤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 第14-15页 |
二、战时卫勤信息化建设的环境背景 | 第15-18页 |
(一) 美军信息化建设环境 | 第15-16页 |
(二) 美军军事转型环境 | 第16页 |
(三) 现代战争战场环境 | 第16-18页 |
第二部分 美军战时卫勤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 | 第18-42页 |
一、美军战时信息化卫勤保障系统现状 | 第18-30页 |
(一) 主要战时信息化卫勤保障系统概述 | 第18-26页 |
(二) 关键技术分析 | 第26-28页 |
(三) 主要功能分析 | 第28-30页 |
二、远程医疗野战化装备现状 | 第30-37页 |
(一) 主要远程医疗野战化装备概述 | 第31-35页 |
(二) 关键技术分析 | 第35-36页 |
(三) 主要功能分析 | 第36-37页 |
三、伊拉克战争卫勤信息化保障实践 | 第37-40页 |
(一) 先进的通信技术确保伤病员后送阶梯畅通 | 第38-39页 |
(二) 战时信息化卫勤保障系统确保信息无间隙网络传递 | 第39-40页 |
(三) 远程医疗野战化装备确保伤病员无间断医疗救治 | 第40页 |
四、存在的问题 | 第40-42页 |
第三部分 美军战时卫勤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 | 第42-51页 |
一、向平战结合、军地结合的一体化卫勤信息化发展 | 第42-45页 |
(一) 加强武装部队卫生纵向技术应用系统建设,实现平战结合 | 第42页 |
(二) 加强军地系统融合、开发新平台,实现军地结合 | 第42-44页 |
(三) 开发卫勤信息化保障新系统 | 第44-45页 |
(四) 加强现有系统功能建设,稳步推进一体化卫勤信息化保障 | 第45页 |
二、进一步提高远程医疗野战化装备的信息化程度 | 第45-51页 |
(一) 开发未来作战系统中单兵医疗信息化装备 | 第46-47页 |
(二) 进一步建设未来远程医疗救护装备 | 第47-48页 |
(四) 构建未来医疗机器人系统 | 第48-51页 |
第四部分 美军战时卫勤信息化建设的特点 | 第51-58页 |
一、适应军事战略调整,统筹规划 | 第51-54页 |
(一)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 | 第51-52页 |
(二) 统一信息标准 | 第52-53页 |
(三) 调整卫勤信息化管理和研发机构 | 第53-54页 |
(四) 重视信息安全 | 第54页 |
二、科学合理的研发策略 | 第54-56页 |
(一) “评估-计划-行动-验证-装备”研发模式 | 第54页 |
(二) “IT 外包”的研发手段 | 第54-55页 |
(三) 滚动式投入研发经费 | 第55-56页 |
三、模块化组合实现一体化卫勤信息保障 | 第56-57页 |
四、实践检验,优化发展战时卫勤信息化 | 第57-58页 |
第五部分 美军战时卫勤信息化建设对我军的启示和借鉴 | 第58-61页 |
一、加强全军战时卫勤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 | 第58页 |
二、加强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 | 第58-59页 |
三、引入灵活多样的研发模式,增加经费投入 | 第59页 |
四、鼓励创新研发基础上,加强一体化卫勤信息化建设 | 第59-61页 |
第六部分 讨论和结论 | 第61-65页 |
一、讨论 | 第61-63页 |
(一) 本研究创新性及意义 | 第61页 |
(二) 本研究资料来源可靠性 | 第61页 |
(三) 本研究方法合理性 | 第61-62页 |
(四) 本研究不足之处 | 第62-63页 |
二、结论 | 第63-65页 |
(一) 本研究主要创新结论 | 第63-64页 |
(二) 结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72-77页 |
个人简历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