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对等网络用户行为及激励机制概述 | 第16-30页 |
·对等网络文件共享系统及工作原理概述 | 第16-19页 |
·Napster | 第16-17页 |
·Gnutella | 第17-18页 |
·BitTorrent | 第18-19页 |
·对等网络用户行为的测量 | 第19-22页 |
·测量对象 | 第20页 |
·测量方法 | 第20-21页 |
·测量结果 | 第21-22页 |
·搭便车行为的分析及其影响 | 第22-26页 |
·搭便车行为的建模及分析 | 第22-25页 |
·搭便车行为对对等网络的影响 | 第25-26页 |
·激励机制概述 | 第26-29页 |
·激励机制的基本概念 | 第26页 |
·激励机制的研究目标 | 第26-27页 |
·典型的激励机制及其比较分析 | 第27-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基于BitTorrent激励机制的改进与优化 | 第30-49页 |
·BitTorrent文件共享系统激励机制的分析 | 第30-37页 |
·Tit-for-tat策略 | 第30-32页 |
·尝试性疏通 | 第32-33页 |
·基于两类不同节点的流体模型分析 | 第33-37页 |
·BitTorrent系统激励机制改进 | 第37-42页 |
·种子带宽分配机制 | 第38-41页 |
·纳什均衡 | 第41-42页 |
·基于群组的激励机制 | 第42-48页 |
·群组及信任值的适用范围 | 第42-43页 |
·普遍囚徒困境GPD | 第43-45页 |
·节点行为模型 | 第45页 |
·基于群组的激励机制 | 第45-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基于BT协议的模拟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49-59页 |
·P2P模拟概述 | 第49页 |
·模拟器的总体设计 | 第49-51页 |
·模拟器具体模块实现 | 第51-56页 |
·主程序模块simulator | 第51-54页 |
·gossip协议实现模块 | 第54-56页 |
·connectionControllor类 | 第56页 |
·模拟器辅助模块 | 第56页 |
·基于群组的BT模拟器的改进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模拟实验及分析 | 第59-68页 |
·模拟环境的搭建 | 第59页 |
·模拟器应用 | 第59-61页 |
·模拟器界面 | 第60页 |
·模拟结果界面 | 第60-61页 |
·模拟实验与分析 | 第61-67页 |
·模型验证 | 第61-63页 |
·种子带宽分配策略性能评估 | 第63-64页 |
·基于群组的激励机制评估 | 第64-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研究总结 | 第68-69页 |
·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录用)的论文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详细摘要 | 第76-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