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制度营业保护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研究该问题的必要性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立法现状 | 第11-12页 |
三、本文的整体架构 | 第12-13页 |
四、本文的创新 | 第13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六、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 第14-16页 |
第一章 重整制度营业保护的一般理论 | 第16-36页 |
第一节 营业、营业权及营业自由 | 第16-20页 |
一、营业的概念 | 第16-18页 |
二、营业权及营业自由 | 第18-19页 |
三、营业保护 | 第19-20页 |
第二节 重整制度下的营业保护 | 第20-30页 |
一、重整制度的发展及价值理念 | 第20-24页 |
二、利益平衡理论与重整制度 | 第24-27页 |
三、重整制度下的营业保护 | 第27-30页 |
第三节 营业保护的一般理论 | 第30-36页 |
一、营业保护的主体 | 第30-31页 |
二、营业保护的判断标准 | 第31-33页 |
三、营业保护的期间 | 第33-36页 |
第二章 重整制度营业保护机制----营业授权 | 第36-83页 |
第一节 重整控制权的法律配置 | 第36-38页 |
一、控制权悖论:理论与实践的冲突 | 第36-38页 |
二、重整控制权的法律配置 | 第38页 |
第二节 营业机构 | 第38-42页 |
一、选择营业机构的考虑因素 | 第38-40页 |
二、既有的营业机构模式及评价 | 第40-42页 |
三、我国营业主体的现状 | 第42页 |
第三节 营业授权的内容 | 第42-45页 |
一、概括授予的经营管理权 | 第42-44页 |
二、经营管理权的日常业务标准 | 第44-45页 |
第四节 融资手段的特别授权 | 第45-64页 |
一、融资:重整目的的现实选择 | 第46-47页 |
二、融资方式之外部融资:获得贷款 | 第47-59页 |
三、融资方式之内部融资:内部筹集资金 | 第59-64页 |
第五节 其他经营授权 | 第64-80页 |
一、财产使用和处分的特别授权 | 第64-69页 |
二、营业转让的特别授权 | 第69-71页 |
三、合同变更与解除的特别授权 | 第71-74页 |
四、人事管理上的特别授权 | 第74-76页 |
五、税收优惠的特别授权 | 第76-78页 |
六、股票发行的特别授权 | 第78-79页 |
七、重整计划提出权 | 第79-80页 |
第六节 营业授权的限制 | 第80-83页 |
一、限制主体 | 第80页 |
二、限制方式 | 第80-83页 |
第三章 重整营业保护机制下利益关系人的权利限制 | 第83-102页 |
第一节 权利限制理论概述 | 第83-85页 |
一、权利限制的正当性理论基础 | 第83-84页 |
二、权利限制的原则 | 第84-85页 |
第二节 自动停止制度――对债权人利益的限制 | 第85-93页 |
一、自动停止制度的概念和内涵 | 第85-86页 |
二、自动停止制度的功能 | 第86-88页 |
三、自动停止制度适用的对象和时间 | 第88-90页 |
四、自动冻结制度的例外 | 第90-91页 |
五、自动冻结的结束 | 第91-93页 |
第三节 取回权的限制-对物权人利益的限制 | 第93-96页 |
一、取回权的定义 | 第93-94页 |
二、取回权的行使 | 第94页 |
三、取回权的限制 | 第94-96页 |
第四节 对抵销权的限制 | 第96-98页 |
一、抵销权的概念 | 第96页 |
二、抵销权行使的限制 | 第96-98页 |
第五节 对行使股权利益的限制 | 第98-102页 |
一、对股利分配请求权的限制 | 第98-99页 |
二、对管理层股权转让的限制 | 第99-102页 |
第四章 重整营业保护机制下利益关系人的利益保护 | 第102-128页 |
第一节 利益保护理论概述 | 第102-104页 |
一、充分保护的内涵 | 第102-103页 |
二、充分保护的法律理念 | 第103-104页 |
第二节 对担保债权人的充分保护 | 第104-117页 |
一、权利冲突的决择--充分保护的理由 | 第104-105页 |
二、救济途径的多元――充分保护的方式 | 第105-109页 |
三、确保价值不减损――美国法律的探索 | 第109-115页 |
四、例外保护与漏洞填充――充分保护的完善 | 第115-117页 |
第三节 对普通债权人的利益保护 | 第117-122页 |
一、因不同性质债权的冲突导致的保护 | 第118-119页 |
二、大债权人与小债权人冲突导致的保护 | 第119-120页 |
三、债权人与债务人冲突导致的保护 | 第120-122页 |
第四节 对利益相关方的利益保护 | 第122-124页 |
一、雇员利益的保护 | 第122-123页 |
二、取回权人利益的保护 | 第123-124页 |
第五节 充分的信息披露 | 第124-126页 |
一、信息披露的范围 | 第124-125页 |
二、信息披露的程序 | 第125-126页 |
第六节 管理人概括性义务 | 第126-128页 |
一、勤勉义务和忠实义务 | 第126页 |
二、保密义务 | 第126-128页 |
结论 | 第128-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36页 |
后记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