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本论文研究目标 | 第14-15页 |
| ·本论文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 ·本论文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 第2章 运动目标检测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18-30页 |
| ·运动目标检测系统的总体要求 | 第18-19页 |
| ·硬件平台选型 | 第19-25页 |
| ·处理器 | 第19-21页 |
| ·图像传感器 | 第21-22页 |
| ·系统硬件结构 | 第22-25页 |
| ·软件平台选型 | 第25-28页 |
| ·目标机操作系统 | 第25-26页 |
| ·宿主机开发环境的建立 | 第26-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 第3章 系统图像采集 | 第30-42页 |
| ·图像采集部分硬件结构 | 第30-32页 |
| ·PPI 接口模块 | 第30-31页 |
| ·OV7660 摄像头模块 | 第31-32页 |
| ·图像采集部分软件设计 | 第32-41页 |
| ·图像采集的软件设计要求 | 第32-33页 |
| ·图像采集基本数据结构 | 第33-34页 |
| ·图像采集设备初始化 | 第34-35页 |
| ·图像数据格式的转化 | 第35-36页 |
| ·视频图像的捕捉 | 第36-37页 |
| ·位图文件的生成 | 第37-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4章 运动目标检测与提取 | 第42-62页 |
| ·运动目标检测算法选择 | 第42-49页 |
| ·光流场法 | 第42-44页 |
| ·背景消减法 | 第44-45页 |
| ·图像块匹配法 | 第45-46页 |
| ·帧差法 | 第46-48页 |
| ·改进帧差算法 | 第48-49页 |
| ·背景图像的建立 | 第49-50页 |
| ·图像预处理 | 第50-53页 |
| ·灰度处理 | 第50-51页 |
| ·中值滤波 | 第51-53页 |
| ·运动目标检测 | 第53-61页 |
| ·帧差处理 | 第53页 |
| ·自动搜索阈值二值化 | 第53-54页 |
| ·二值图像的噪声去除 | 第54-56页 |
| ·图像的边缘提取 | 第56页 |
| ·运动目标的轮廓提取 | 第56-57页 |
| ·运动目标区域填充 | 第57-58页 |
| ·运动目标提取 | 第58-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5章 目标检测结果的网络传输 | 第62-70页 |
| ·网络传输部分的硬件结构 | 第62-63页 |
| ·嵌入式Linux网络体系结构 | 第63-64页 |
| ·图像数据网络传输的整体流程 | 第64-65页 |
| ·Socket网络编程 | 第65-69页 |
| ·图像数据发送程序的设计 | 第66-68页 |
| ·图像数据接收程序的设计 | 第68-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第6章 系统调试及分析 | 第70-78页 |
| ·系统的移植与调试 | 第70-77页 |
| ·uClinux 在Blackfin533 上的移植 | 第70-75页 |
| ·应用程序的调试和移植 | 第75-77页 |
| ·系统分析 | 第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 结论 | 第78-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4-85页 |
| 致谢 | 第85-86页 |
| 作者简介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