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引言 | 第11-21页 |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综述 | 第11-15页 |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史 | 第11-12页 |
·IBV 的分类地位及形态特征 | 第12-13页 |
·IBV 的基因组结构与功能 | 第13-15页 |
·IB 的流行病学和发病机理 | 第15-17页 |
·携带者、传播媒介和发病规律 | 第15-16页 |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 第16-17页 |
·IB 的诊断 | 第17-19页 |
·病原分离和鉴定 | 第17-18页 |
·血清学诊断 | 第18-19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21页 |
2 鸡腺胃型 IBV 的分离和鉴定 | 第21-31页 |
·材料 | 第21-22页 |
·病料 | 第21页 |
·毒株 | 第21页 |
·鸡胚及雏鸡 | 第21页 |
·血清 | 第21页 |
·鸡红细胞 | 第21-22页 |
·仪器设备 | 第22页 |
·方法 | 第22-24页 |
·病料处理 | 第22页 |
·病毒分离与传代 | 第22页 |
·病毒的鉴定 | 第22-24页 |
·结果 | 第24-28页 |
·病毒的分离、传代及血凝活性的测定 | 第24页 |
·ELD_(50)的结果 | 第24-26页 |
·分离毒对 NDV 的干扰试验结果 | 第26页 |
·动物试验结果 | 第26-28页 |
·讨论 | 第28-31页 |
3 鸡腺胃型IBV M 基因的扩增及序列分析 | 第31-40页 |
·材料 | 第31-32页 |
·毒株 | 第31页 |
·鸡胚 | 第31页 |
·分子生物学试剂 | 第31页 |
·其他试剂与材料 | 第31页 |
·仪器设备 | 第31-32页 |
·方法 | 第32-33页 |
·病毒复苏和增殖 | 第32页 |
·引物设计 | 第32页 |
·病毒基因组RNA 的抽提 | 第32页 |
·反转录反应 | 第32-33页 |
·PCR 目的片段的扩增 | 第33页 |
·电泳和测序 | 第33页 |
·结果分析 | 第33页 |
·结果 | 第33-34页 |
·M 基因的RT-PCR 扩增 | 第33页 |
·M 基因序列分析与同源性分析 | 第33页 |
·M 基因的遗传发生分析 | 第33-34页 |
·讨论 | 第34-40页 |
4 鸡腺胃型 IBV 和NDV 对鸡的协同致病试验 | 第40-6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1页 |
·病毒 | 第40页 |
·鸡胚及试验动物 | 第40页 |
·抗体 | 第40页 |
·其它试剂 | 第40页 |
·仪器设备 | 第40-41页 |
·方法 | 第41-42页 |
·人工感染雏鸡试验 | 第41页 |
·腺胃指数测定 | 第41页 |
·病理组织学检查 | 第41页 |
·病毒抗原检测 | 第41-42页 |
·结果 | 第42-47页 |
·试验鸡发病、死亡情况及临床症状 | 第42页 |
·大体病理变化 | 第42-43页 |
·体重及腺胃指数 | 第43-44页 |
·显微病变 | 第44-45页 |
·病毒抗原检测 | 第45-47页 |
·讨论 | 第47-65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3-74页 |
作者简介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