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1.中国音乐治疗的历史 | 第10-12页 |
2.音乐治疗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3.中医学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4.中医基础理论与音乐治疗的结合---五行音乐 | 第21-27页 |
·五行音乐 | 第21-23页 |
·宫调与宫调式乐曲 | 第21-22页 |
·商调与商调式乐曲 | 第22页 |
·角调与角调式乐曲 | 第22页 |
·徵调与徵调式乐曲 | 第22-23页 |
·羽调与羽调式音乐 | 第23页 |
·五行音乐与五行理论 | 第23-24页 |
·五行音乐与五行意象 | 第24-27页 |
·理解木和愤怒 | 第24-25页 |
·理解火和喜悦 | 第25页 |
·理解土和思虑 | 第25-26页 |
·理解金和悲伤 | 第26页 |
·理解水和恐惧 | 第26-27页 |
5.五音治疗的特色 | 第27-34页 |
·多元性、综合性 | 第27-28页 |
·音乐与气功锻炼相结合 | 第28-29页 |
·中医辩证施乐原则 | 第29-33页 |
·中医辩证施乐法重心放在内在机制和能力上 | 第30-31页 |
·中医辩证施乐法主张"形神合一","心神"状态调节 | 第31页 |
·中医辩证施乐法把调养精神置于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 第31-33页 |
·根据五行学说理论,辨证选曲 | 第33-34页 |
·心神不宁 | 第33页 |
·肝郁气滞 | 第33页 |
·肝阳上亢 | 第33页 |
·脾虚肝郁 | 第33页 |
·肾虚心怯 | 第33-34页 |
6.结语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