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引言 | 第14-16页 |
一、家庭成员隐私权基本问题研究 | 第16-22页 |
(一) 家庭成员隐私权概述 | 第16-20页 |
1. 家庭成员隐私权的主体 | 第16-17页 |
2. 家庭成员隐私权的客体 | 第17-18页 |
3. 家庭成员隐私权的内容 | 第18-20页 |
(二) 家庭成员隐私权的特征 | 第20-21页 |
(三) 家庭成员共同隐私权的界定 | 第21-22页 |
二、其他权利与家庭成员隐私权的冲突与平衡—以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为视角 | 第22-32页 |
(一) 知情权与家庭成员隐私权的冲突 | 第22-28页 |
1. 配偶知情权与配偶隐私权的冲突 | 第23-25页 |
2. 父母知情权与子女隐私权的冲突 | 第25-27页 |
3. 子女知情权与父母隐私权的冲突—以人工生育子女的知情权与父母隐私权的冲突为视角 | 第27-28页 |
(二) 家庭成员隐私权权利冲突中的平衡原则 | 第28-32页 |
1. 利益衡平原则 | 第29-30页 |
2. 有利于未成年人利益的倾斜保护原则 | 第30-32页 |
三、我国家庭成员隐私权保护的法律保护现状 | 第32-36页 |
(一) 对隐私权的保护现状 | 第32-34页 |
1. 国际法 | 第32-33页 |
2. 宪法 | 第33页 |
3. 民事基本法 | 第33页 |
4. 司法解释 | 第33-34页 |
(二) 对配偶隐私权保护现状 | 第34-35页 |
(三) 对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现状 | 第35-36页 |
四、家庭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体系构建 | 第36-46页 |
(一) 隐私权保护立法模式的选择 | 第36-38页 |
1. 列举与概括并举 | 第37页 |
2. 直接保护 | 第37-38页 |
3. 多层面的权利保护结构 | 第38页 |
(二) 强化基本法对于隐私权的规定 | 第38-40页 |
1. 将隐私权明确规定于《宪法》和《民法》中,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加以保护 | 第38-39页 |
2. 明确规定隐私权保护的内容和范围 | 第39-40页 |
(三) 完善婚姻法中对于夫妻隐私权的规定 | 第40-41页 |
1. 加强配偶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 第40-41页 |
2. 规范婚姻中的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关系 | 第41页 |
(四) 构建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保护体系 | 第41-46页 |
1. 增强未成年人自身的隐私权保护意识 | 第42页 |
2. 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在司法过程中对未成年人的隐私权进行全面、完整的保护 | 第42-43页 |
3. 明确侵害未成年人隐私权的法律责任 | 第43-44页 |
4. 完善救济程序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