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土力学论文--土动力学与振动地基论文

箱形基础等效输入地震波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土-结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与应用第8-12页
     ·土-结动力相互作用的概念第8页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的目的第8-9页
     ·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发展和现有共识第9-12页
   ·等效输入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2-14页
   ·本文的选题背景第14-15页
   ·本文的篇章结构第15-17页
第二章 结构地震反应的动力分析方法第17-25页
   ·概述第17-18页
   ·建立有限元模型第18页
   ·人工边界条件第18-20页
   ·动力有限元时程分析方法第20-25页
     ·动力平衡方程的建立第20-21页
     ·时程分析方法的主要步骤第21-22页
     ·数值积分方法第22页
     ·地震波的选取与调整第22-25页
第三章 等效输入思路分析第25-34页
   ·引言第25-26页
   ·理论分析第26-29页
     ·自由场运动和基础有效输入之间的转换关系第26-27页
     ·阻抗矩阵第27-28页
     ·二维简化分析第28-29页
   ·思路分析的步骤第29-30页
   ·实例分析第30-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等效输入相关影响参数的分析第34-56页
   ·引言第34-39页
     ·基本假定第34-35页
     ·计算模型第35-39页
   ·基础弹性模量的影响第39-45页
   ·基础宽度的影响第45-47页
   ·基础深度的影响第47-50页
   ·上部结构的影响第50-54页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五章 等效输入可行性的进一步探讨第56-71页
   ·引言第56-57页
   ·线性模型中的对比第57-65页
     ·层数变化时顶点反应的比较第58-63页
     ·层数变化时等效输入的比较第63-65页
   ·非线性模型中的区别第65-70页
     ·层数变化时顶点反应的比较第65-68页
     ·层数变化时等效输入的比较第68-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六章 结语第71-73页
   ·总结第71-72页
   ·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致谢第76-77页
作者简介第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参与的课题第7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昆山市空间发展规划研究
下一篇:双循环两相(BICT)生物处理工艺的建模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