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2页 |
·可信计算及其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可信计算平台身份认证及其面临的问题 | 第10-11页 |
·研究可信匿名认证的意义 | 第11-12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2-13页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可信计算平台认证 | 第14-22页 |
·TPM与TCM | 第14-17页 |
·TPM及TCM在可信计算中的地位 | 第14-15页 |
·TPM及TCM内部结构 | 第15页 |
·TPM与TCM的主要功能 | 第15-17页 |
·身份认证在可信计算平台认证中的作用与地位 | 第17-18页 |
·可信计算平台匿名认证方案 | 第18-20页 |
·一个低级方案 | 第18-19页 |
·TPM(TCM)的Privacy CA方案 | 第19页 |
·TPM的DAA方案 | 第19-20页 |
·可信匿名认证与一般意义上的用户隐私保护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直接匿名认证(DAA)方案及其分析 | 第22-31页 |
·相关知识 | 第22-23页 |
·数据的二进制表述 | 第22页 |
·基于离散对数的零知识签名 | 第22页 |
·密码学假设 | 第22-23页 |
·C-L签名 | 第23页 |
·DAA机制简述 | 第23-24页 |
·DAA协议流程 | 第24-28页 |
·可信发布方初始化(Setup for Issuer) | 第24-25页 |
·验证发布方公钥(Verification of the Issuer's Public Key) | 第25-26页 |
·申请加入群组并获取DAA证书(Join Protocol) | 第26-27页 |
·进行DAA零知识签名(DAA-Signing Protocol) | 第27-28页 |
·验证(Verification Algorithm) | 第28页 |
·DAA方案分析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DAA方案的扩展与改进(一种限时限次的强DAA方案) | 第31-41页 |
·引述 | 第31-32页 |
·解决思路 | 第32-33页 |
·限时限次的DAA方案 | 第33-35页 |
·初始化(Setup) | 第33页 |
·加入并申请证书(Join) | 第33页 |
·进行DAA零知识签名(Sign) | 第33-34页 |
·验证(Verify) | 第34-35页 |
·方案分析 | 第35-36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35页 |
·匿名性分析 | 第35-36页 |
·性能分析 | 第36页 |
·TTLS-DAA与Better-Privacy-DAA方案的比较 | 第36-38页 |
·Better-Privacy-DAA方案的技术原理 | 第36页 |
·Better-Privacy-DAA方案的实现机制 | 第36-37页 |
·TTLS-DAA方案与Better-Privacy-DAA方案的比较优势 | 第37-38页 |
·TTLS-DAA方案的一个应用实例 | 第38-39页 |
·需求分析 | 第38页 |
·系统设计 | 第38-39页 |
·预期效果 | 第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五章 一种基于DAA的强匿名性门限签名方案(DAA的应用) | 第41-48页 |
·引述 | 第41-42页 |
·方案总体描述 | 第42-43页 |
·方案协议流程 | 第43-45页 |
·系统初始化 | 第43页 |
·Dealer生成签名子密钥 | 第43页 |
·Signer通过Issuer向Dealer进行直接匿名认证 | 第43-44页 |
·Signer匿名获取子密钥并产生子签名 | 第44-45页 |
·Verifier重构门限签名 | 第45页 |
·分析与证明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六章 基于双线性对的新DAA方案 | 第48-61页 |
·引述 | 第48-49页 |
·预备知识 | 第49-52页 |
·双线性对及困难性问题假设 | 第49页 |
·目前已有的几种DAA方案 | 第49-51页 |
·各种DAA方案主要计算开销评估方法 | 第51-52页 |
·SBP-DAA方案 | 第52-56页 |
·SBP-DAA方案协议流程 | 第52-53页 |
·SBP-DAA方案分析 | 第53-56页 |
·ASBP-DAA方案 | 第56-59页 |
·ASBP-DAA方案的理论基础 | 第56页 |
·ASBP-DAA方案协议流程 | 第56-57页 |
·ASBP-DAA方案分析 | 第57-59页 |
·ASBP-DAA方案对于TCM的适用性分析 | 第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七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本文总结 | 第61-62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