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子活力的生理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6页 |
·种子生活力与种子活力 | 第9页 |
·种子活力的测定 | 第9-10页 |
·自然老化和CDT的比较 | 第10页 |
·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 | 第10-11页 |
·与活力有关的生物分子 | 第11-15页 |
·膜脂 | 第11-12页 |
·糖类 | 第12页 |
·维生素E | 第12-13页 |
·活性氧 | 第13页 |
·蛋白质 | 第13-15页 |
·种子活力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第15-16页 |
2 引言 | 第16-17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7-22页 |
·实验材料 | 第17页 |
·种子活力的评价 | 第17页 |
·CDT法 | 第17页 |
·TTC染色法 | 第17页 |
·萌发实验 | 第17页 |
·生理指标的测定 | 第17-19页 |
·MDA含量 | 第17-18页 |
·酶活力 | 第18页 |
·可溶性糖含量 | 第18页 |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 第18-19页 |
·蛋白质提取 | 第19页 |
·SDS-PAGE和2-DE | 第19-20页 |
·数据处理和图像分析 | 第20页 |
·MALDI-TOF质谱鉴定 | 第20页 |
·数据库查询和蛋白质信息分析 | 第20-22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2-37页 |
·种子活力的评价 | 第22-23页 |
·CDT对玉米种子内MDA影响 | 第23-24页 |
·CDT对玉米种子抗氧化防护系统的影响 | 第24页 |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 | 第24-25页 |
·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 第25页 |
·不同活力的种子蛋白质变化 | 第25-28页 |
·玉米种胚中各器官蛋白质的比较 | 第28-29页 |
·盾片蛋白质组分析 | 第29-32页 |
·EMB564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2-37页 |
·EMB564的亲疏水性 | 第32-33页 |
·EMB564的同源序列比对 | 第33页 |
·LEA-1家族蛋白的进化树分析 | 第33-34页 |
·EMB564的二维结构预测 | 第34-35页 |
·EMB564的三维结构预测 | 第35-37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37-39页 |
·种子活力评定 | 第37页 |
·EMB564与种子活力的关系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6页 |
英文摘要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含接受发表)的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