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国内外海铁联运发展概状 | 第11-16页 |
·国外海铁联运发展现状 | 第11-14页 |
·国内海铁联运发展现状 | 第14-16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8-23页 |
·集装箱 | 第18页 |
·海铁联运 | 第18页 |
·内陆港 | 第18页 |
·五定班列 | 第18-19页 |
·准时生产方式 | 第19页 |
·物流及物流管理 | 第19页 |
·港口物流 | 第19-20页 |
·铁路集装箱中心站 | 第20页 |
·大连国际航运中心 | 第20-21页 |
·大陆桥运输 | 第21-22页 |
·北粮南调 | 第22-23页 |
第3章 大连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分析 | 第23-30页 |
·大连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 | 第23-25页 |
·大连港第一条班列开通 | 第23页 |
·公共班列经营人操作模式的建立 | 第23-24页 |
·推出包租经营沈阳班列模式 | 第24-25页 |
·包租经营哈尔滨班列 | 第25页 |
·取得海铁联运直通关政策 | 第25页 |
·大连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铁路运输时间较长,与公路集装箱拖车比较,竞争优势不明显 | 第25-26页 |
·海铁联运信息系统不完善 | 第26-27页 |
·内陆节点建设不完善,铁路内陆中转站能力不足 | 第27页 |
·大连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 第27-30页 |
·集装箱海铁联运运行体制存在明显障碍 | 第27-28页 |
·集装箱海铁联运运输组织缺乏有效协调 | 第28页 |
·集装箱海铁联运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 第28-29页 |
·铁路管理体制落后 | 第29页 |
·口岸等相关部门对内陆的分支机构信任度需要加强 | 第29-30页 |
第4章 大连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运营管理体系的构建 | 第30-47页 |
·大连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运营管理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 第30-34页 |
·将会尽快提升东北地区集装箱海铁联运水平 | 第30页 |
·将会更好地发挥大连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龙头作用 | 第30-31页 |
·将进一步畅通国家北粮南调的物流通道 | 第31-32页 |
·将会进一步推进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 第32页 |
·大连港企业发展的需要 | 第32-34页 |
·大连港企业运作的需要 | 第34页 |
·大连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运营管理体系框架提出 | 第34-36页 |
·大连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运营管理体系达到的主要目标 | 第36-37页 |
·对内协同联动 | 第36页 |
·对外协同服务 | 第36页 |
·为高层的决策提供辅助信息依据 | 第36-37页 |
·大连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运营管理体系计划制定 | 第37-38页 |
·大连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运营管理体系运行模式 | 第38-43页 |
·大连港海铁联运运营管理体系的功能 | 第38-41页 |
·大连海铁联运运营管理体系运行流程 | 第41-43页 |
·大连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运营管理体系质量保障 | 第43-45页 |
·减低客户成本 | 第45页 |
·节省时间及人手 | 第45页 |
·完全的透明度 | 第45页 |
·最高度的控制能力 | 第45页 |
·大连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运营管理体系监督系统 | 第45-47页 |
第5章 大连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运营管理体系实施的策略 | 第47-54页 |
·硬件保障策略及措施 | 第47-50页 |
·东北腹地的经济发展情况 | 第47-48页 |
·运输工具 | 第48页 |
·网络衔接点 | 第48-50页 |
·软件保障策略及措施 | 第50-54页 |
·港航企业应加强与铁路部门的沟通交流 | 第50-51页 |
·海铁联运的优惠政策 | 第51页 |
·货源组织与航线开发 | 第51-52页 |
·集装箱办理站的建设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与协调 | 第52页 |
·加强对海铁联运从业人员的培训 | 第52-53页 |
·加大对海铁联运的宣传和推介力度 | 第53-54页 |
第6章 总论 | 第54-56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4页 |
·研究的局限 | 第54-55页 |
·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