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5页 |
Abstract | 第15-23页 |
1. 导论 | 第23-43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23-24页 |
·选题背景若干概念的分析界定 | 第24-38页 |
·全球化 | 第24-27页 |
·经济全球化 | 第27-30页 |
·区域经济一体化 | 第30-36页 |
·全球化与全球性公共产品的相互关联性 | 第36-38页 |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第38-40页 |
·研究的方法、创新与不足 | 第40-43页 |
2. 国际财政研究的理论分析 | 第43-68页 |
·经济全球化下财政问题的国际性 | 第43-48页 |
·国际财政研究的理论体系和基本框架 | 第48-61页 |
·国际财政研究的理论体系 | 第49-57页 |
·国际财政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57-61页 |
·国际财政的职能 | 第61-62页 |
·国际财政研究的发展趋势—以全球公共产品为主题 | 第62-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3. 全球公共产品—演进的公共产品理论 | 第68-87页 |
·公共产品传统理论综述 | 第68-76页 |
·全球公共产品的界定和意义 | 第76-80页 |
·全球公共产品的特征和分类 | 第80-85页 |
·全球公共产品的特征 | 第80-82页 |
·全球公共产品的分类 | 第82-85页 |
·全球公共产品是公共产品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演进 | 第85-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4. 国际财政支出协调的配置面—全球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 | 第87-120页 |
·全球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与方式 | 第87-98页 |
·全球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 | 第87-96页 |
·全球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 | 第96-98页 |
·影响全球公共产品供给的因素分析 | 第98-105页 |
·参与供给全球公共产品的国家数量影响供给 | 第98-99页 |
·全球公共产品生产过程的不同性质影响供给 | 第99-100页 |
·全球公共产品不同的供给技术影响供给 | 第100-105页 |
·全球公共产品供给现状评估 | 第105-119页 |
·评估全球公共产品供给状况的方法 | 第106-109页 |
·重要全球公共产品供给现状概况 | 第109-117页 |
·国际金融稳定 | 第109-113页 |
·多边贸易体制 | 第113-115页 |
·气候稳定 | 第115-117页 |
·国际财政支出供给全球公共产品不足的原因探析 | 第117-1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19-120页 |
5. 国际财政收入协调的新领域—全球公共产品融资机制研究 | 第120-153页 |
·全球公共产品融资的特点 | 第120-121页 |
·理想的全球公共产品供应体系结构安排 | 第121-125页 |
·全球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融资方式研究 | 第125-146页 |
·评估全球公共产品的国际财政需求 | 第126-128页 |
·全球公共产品财政融资渠道的可行性研究 | 第128-132页 |
·全球公共产品的创新财政融资方式研究 | 第132-146页 |
·全球公共产品供应的融资激励机制设计 | 第146-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152-153页 |
6. 国际合作促进全球公共产品供给的最优策略及制度安排 | 第153-180页 |
·全球公共产品供求均衡的理论模型及其解释 | 第153-164页 |
·全球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经济学分析 | 第153-158页 |
·全球公共产品供求均衡:两国模型 | 第158-159页 |
·全球公共产品的最优配置:多国模型 | 第159-162页 |
·全球公共产品供求与国际资本市场均衡:大国模型与小国模型 | 第162-164页 |
·国际合作是各国参与全球公共产品供给博弈的最优策略 | 第164-173页 |
·国际合作框架下供给全球公共产品的制度安排 | 第173-179页 |
·本章小结 | 第179-180页 |
7. 中国应对全球公共产品挑战的对策研究 | 第180-207页 |
·增强发展中国家的能力参与全球公共产品供给 | 第181-183页 |
·国际协作背景下中国参与全球公共产品的供给策略 | 第183-205页 |
·中国参与全球公共品供给的现状 | 第183-187页 |
·全球公共产品供给集体行动中我国的应对策略 | 第187-205页 |
·积极参与国际财经合作,促进全球公共产品的充足供应 | 第187-192页 |
·立足东亚区域财经合作,促进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的供应 | 第192-205页 |
·本章小结 | 第205-207页 |
结语 | 第207-209页 |
1、国际公共财政理论的主要贡献 | 第207页 |
2、国际公共财政理论的问题和展望 | 第207-209页 |
参考文献 | 第209-22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220-221页 |
后记 | 第221-2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