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0.引言 | 第11-1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15页 |
·文献述评 | 第15-16页 |
·论文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6页 |
·论文基本框架 | 第16-18页 |
1.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理论概述 | 第18-26页 |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内涵 | 第18页 |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特殊性 | 第18-19页 |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 | 第19-26页 |
·人力资源的剩余价值理论 | 第20-23页 |
·人力资源的交换价值理论 | 第23页 |
·劳动者工资理论 | 第23-25页 |
·人力资源价值非货币计量理论 | 第25-26页 |
2.现有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方法 | 第26-35页 |
·货币性计量方法 | 第26-31页 |
·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 | 第26-27页 |
·随机报酬价值法 | 第27-28页 |
·经济价值法 | 第28-29页 |
·非购入商誉法 | 第29-31页 |
·非货币性计量方法 | 第31-35页 |
·人力资源价值信息库法 | 第31-32页 |
·综合评价法 | 第32-33页 |
·非货币计量方法的案例分析——M公司的人力资源价值评定 | 第33-35页 |
3.现有计量方法的缺陷以及分类分方法进行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 | 第35-39页 |
·现有人力资源计量模型的缺陷 | 第35-36页 |
·人力资源的分类以及对人力资源的价值计量 | 第36-39页 |
·人力资源的分类原则 | 第36页 |
·一般生产型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 | 第36-37页 |
·中层管理型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 | 第37-38页 |
·高层管理型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 | 第38-39页 |
4.现有计量方法的修正及应用 | 第39-53页 |
·现有计量方法的修正 | 第39-47页 |
·调整后的未来工资报酬现值模型 | 第39-40页 |
·调整后的随机报偿价值模型 | 第40-42页 |
·未来净产值折现法 | 第42-44页 |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通用公式 | 第44-47页 |
·对修正后的模型的综合评价 | 第47-48页 |
·修正后模型的应用及其分析 | 第48-53页 |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李玮峰转会费的确定 | 第48-51页 |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事务所的经理的人力资源价值 | 第51-53页 |
结束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后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