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 引言 | 第7-10页 |
| 一、刘少奇对党的建设的探索历程 | 第10-15页 |
|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1949年) | 第10-12页 |
| (二)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49年—1956年) | 第12-13页 |
| (三)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年—1966年) | 第13-15页 |
| 二、刘少奇对党的建设探索的主要动因 | 第15-21页 |
| (一) 刘少奇对党的建设探索的理论渊源 | 第15-17页 |
| (二) 刘少奇对党的建设探索的社会条件 | 第17-18页 |
| (三) 刘少奇对党的建设探索的个人因素 | 第18-21页 |
| 三、刘少奇对党的建设的卓越贡献 | 第21-28页 |
| (一) 为确立毛泽东思想,加强党的团结和统一做出了独特贡献 | 第21-22页 |
| (二) 对中国特色党建道路作了可贵探索,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党建活动的最基本的特点 | 第22-23页 |
| (三) 创造性地提出富有特色的、系统的党建思想,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23-28页 |
| 四、刘少奇对党的建设探索的现实启示 | 第28-32页 |
| (一) 必须注意培养具有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 第28-29页 |
| (二) 必须注意积极加强党员的思想修养 | 第29页 |
| (三)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 第29-30页 |
| (四) 树立忧患意识 | 第30-32页 |
| 结语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 后记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