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9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关于跨越工程保险技术障碍研究的理论观点和管理实践 | 第10-15页 |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第2章 研究的相关知识和基础理论 | 第19-45页 |
·工程保险概述 | 第19-26页 |
·工程建设监理及其职责 | 第26-28页 |
·约束理论及其思维过程 | 第28-29页 |
·共同代理理论及其相关研究 | 第29-38页 |
·道德风险问题及其相关研究 | 第38-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3章 工程保险技术障碍及其跨越途径 | 第45-63页 |
·我国工程保险发展存在的技术障碍 | 第45-51页 |
·基于约束理论分析跨越工程保险技术障碍 | 第51-56页 |
·工程保险技术服务 | 第56-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4章 委托监理机构提供工程保险技术服务问题的研究 | 第63-92页 |
·目前监理机构参与项目管理的模式 | 第63-64页 |
·监理机构履行监理职责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 | 第64-75页 |
·保险公司参与项目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和解决途径 | 第75-78页 |
·保险公司对监理机构履行职责参与风险管理需求分析 | 第78-83页 |
·监理机构参与工程保险技术服务的管理模式 | 第83-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5章 共同代理框架下监理机构提供工程保险技术服务模式的研究 | 第92-111页 |
·共同代理框架下工程保险技术服务的模型 | 第93-100页 |
·共同代理框架下激励机制的设计 | 第100-103页 |
·序贯共同代理框架下工程保险技术服务的动态博弈 | 第103-105页 |
·序贯共同代理框架下工程保险技术服务的模型 | 第105-109页 |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第6章 共同代理框架下项目风险管理道德风险问题的研究 | 第111-129页 |
·共同代理框架下存在的道德风险 | 第111-112页 |
·防范监理机构衍生道德风险的研究模型 | 第112-117页 |
·弱化两委托人衍生道德风险的基本模型 | 第117-120页 |
·减少建设单位和保险公司之间道德风险的模型 | 第120-127页 |
·本章小结 | 第127-129页 |
第7章 共同代理框架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模式和政策建议 | 第129-140页 |
·共同代理框架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模式 | 第129-130页 |
·地铁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风险管理 | 第130-133页 |
·保险公司委托监理机构参与福州地铁风险管理的建议 | 第133-139页 |
·本章小结 | 第139-140页 |
第8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140-143页 |
·研究的出发点 | 第140页 |
·研究的结论 | 第140-141页 |
·有待进一步探讨的几个问题 | 第141-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143-152页 |
附录1 问卷调查表 | 第152-154页 |
附录2 致谢 | 第154-155页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主持的研究项目 | 第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