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10页 |
| ABSTRACT | 第10-1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高光谱遥感地质应用现状 | 第17-18页 |
| ·高光谱遥感岩矿信息提取方法现状 | 第18-19页 |
|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9-20页 |
| ·技术流程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普朗地区地质概况 | 第21-35页 |
| ·普朗区域地质特征 | 第21-26页 |
| ·地层 | 第22-24页 |
| ·构造 | 第24-25页 |
| ·岩浆岩 | 第25-26页 |
| ·研究区典型矿床 | 第26-35页 |
| ·地层 | 第29页 |
| ·构造 | 第29-30页 |
| ·岩浆岩 | 第30-32页 |
| ·围岩蚀变 | 第32-35页 |
| 第三章 光谱测试及高光谱图像数据预处理 | 第35-41页 |
| ·光谱仪及测试 | 第35-37页 |
| ·光谱仪 | 第35-36页 |
| ·测试规范 | 第36页 |
| ·测试数据 | 第36-37页 |
| ·星载Hyperion高光谱数据预处理 | 第37-41页 |
| ·星载Hyperion高光谱数据 | 第37-38页 |
| ·Hyperion高光谱数据预处理 | 第38-41页 |
| 第四章 基于蚀变矿物光谱特征的高光谱遥感图像蚀变信息提取 | 第41-48页 |
| ·蚀变矿物光谱特征 | 第41-44页 |
| ·铁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硫化物的光谱特征 | 第41-42页 |
| ·硅酸盐的光谱特征 | 第42-43页 |
| ·碳酸盐的光谱特征 | 第43-44页 |
| ·蚀变矿物信息提取 | 第44-46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46-48页 |
| 第五章 野外岩矿光谱特征及光谱相似性度量分析 | 第48-63页 |
| ·野外岩矿光谱特征及其稳定参数 | 第48-56页 |
| ·野外岩矿光谱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第48-55页 |
| ·野外岩矿光谱稳定特征参数研究 | 第55-56页 |
| ·光谱相似性度量方法及其应用分析 | 第56-62页 |
| ·基于光谱向量的相似性度量 | 第56-61页 |
| ·基于光谱吸收特征参数的相似性度量 | 第61-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六章 基于野外地物光谱特征的高光谱遥感图像识别方法 | 第63-78页 |
| ·基于穷举法的高光谱遥感图像地物识别方法 | 第63-69页 |
| ·穷举法及光谱匹配 | 第63-64页 |
| ·基于穷举法的高光谱遥感图像地物识别流程及其方法 | 第64-65页 |
| ·关键技术 | 第65-69页 |
| ·实例应用 | 第69-77页 |
| ·未包络线去除归一化处理的遥感图像地物识别 | 第69-74页 |
| ·基于包络线去除归一化处理的遥感图像地物识别 | 第74-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 第七章 基于野外地物光谱整体形态和局部吸收特征的高光谱遥感图像识别方法 | 第78-86页 |
| ·技术方法 | 第78-81页 |
| ·吸收谷位置偏移范围的确定 | 第79-80页 |
| ·吸收谷位置的光谱匹配 | 第80-81页 |
| ·应用与分析 | 第81-85页 |
| ·吸收谷位置偏移范围的确定 | 第81-83页 |
| ·识别结果分析 | 第83-85页 |
| ·结论 | 第85页 |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 第八章 高光谱遥感图像识别结果分析及蚀变信息提取 | 第86-95页 |
| ·基于普朗斑岩铜矿区地物光谱的矿区高光谱遥感图像识别结果分析 | 第86-87页 |
| ·基于普朗斑岩铜矿区地物光谱的外围区域高光谱遥感图像识别研究 | 第87-89页 |
| ·普朗斑岩铜矿区及其外围高光谱遥感蚀变信息提取 | 第89-94页 |
| ·基于普朗斑岩铜矿区及其外围地物光谱的高光谱遥感图像识别 | 第90-91页 |
| ·高光谱遥感图像蚀变信息提取 | 第91-94页 |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 第九章 结论 | 第95-97页 |
|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第95页 |
| ·下一步工作建议 | 第95-97页 |
| 致谢 | 第97-98页 |
| 参考文献 | 第98-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