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引论 | 第9-11页 |
第一章 蒲松龄德性(观)的形成 | 第11-18页 |
一 社会因素: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 第11-13页 |
二 个人因素:家族传统和自身经历 | 第13-18页 |
第二章 蒲松龄的德性品质 | 第18-24页 |
一 向善性 | 第18-19页 |
二 坚定的德性选择 | 第19-21页 |
三 坚强的德性意志 | 第21-24页 |
第三章 蒲松龄德性观的主要内容 | 第24-37页 |
一 善恶观 | 第24-26页 |
二 义利观 | 第26-29页 |
三 智勇观 | 第29-32页 |
四 家庭伦理观 | 第32-35页 |
五 修身观 | 第35-37页 |
第四章 蒲松龄德性(观)的审美体现 | 第37-47页 |
一 和谐 | 第38-41页 |
二 崇高 | 第41-44页 |
三 境界的超越 | 第44-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注释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