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管气液两相高聚物减阻流动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10-11页 |
·国内外的现状和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单相流湍流减阻基本理论 | 第16-27页 |
·单相流添加剂湍流减阻特性 | 第17-20页 |
·粘弹性流体流动的流态划分和判别 | 第20-23页 |
·粘弹性流体的流态 | 第20-21页 |
·粘弹性流流态的判别 | 第21页 |
·粘弹性流体流动的过渡方式 | 第21-23页 |
·有关添加剂湍流减阻机理研究的几种观点 | 第23-26页 |
·伪塑说 | 第23页 |
·湍流脉动抑制说 | 第23-24页 |
·有效滑移说 | 第24页 |
·粘弹说 | 第24-25页 |
·应力各向异性说 | 第25页 |
·涡旋稳定假说 | 第25-26页 |
·湍流脉动解耦假说 | 第26页 |
·表面随机更新假说 | 第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气液两相流减阻基本理论 | 第27-36页 |
·气液两相流基本特性参数 | 第27-30页 |
·质量流量、质量流速和质量相含率(相分数) | 第27-28页 |
·容积流量、容积流速和容积相含率 | 第28页 |
·各相真实流速 | 第28-29页 |
·真实相含率或截面相含率 | 第29页 |
·滑动比、滑移速度、漂流速度和漂移流率 | 第29-30页 |
·两相混合物的密度与比容 | 第30页 |
·两相流流型 | 第30-32页 |
·意义 | 第30-31页 |
·水平管中的气液两相流流型 | 第31-32页 |
·减阻的定义 | 第32-33页 |
·减阻剂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多相流模型的参数修正 | 第36-61页 |
·两相流环形流型流动时的压力梯度模型 | 第37-41页 |
·两相流环形流型流动时的减阻模型 | 第41-46页 |
·界面摩擦力τ_(fr) | 第42-44页 |
·液滴夹带速率E_r | 第44-45页 |
·减阻模型封闭系数R_γ、R_k | 第45-46页 |
·减阻模型的验证 | 第46-56页 |
·减阻机理讨论 | 第56-59页 |
·界面摩擦力 | 第56-58页 |
·液滴的夹带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流体动力建模 | 第61-76页 |
·CFD理论及FLUENT软件简介 | 第61-63页 |
·CFD理论 | 第61-62页 |
·Fluent通用软件简介 | 第62-63页 |
·多相流模型及计算 | 第63-69页 |
·多相流分类 | 第63-64页 |
·多相流模型 | 第64-67页 |
·计算模型的确定及简化 | 第67页 |
·模型计算原理 | 第67-69页 |
·算法 | 第69-70页 |
·物理模型 | 第70-75页 |
·质量守恒方程 | 第70页 |
·动量守恒方程 | 第70-71页 |
·能量守恒方程 | 第71-72页 |
·湍流模型 | 第72-74页 |
·参数设定 | 第74-75页 |
·网格划分 | 第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76-96页 |
·空气流量变化对流型的影响 | 第77-82页 |
·水流量变化对流型的影响 | 第82-88页 |
·高聚物对空气和水流型的影响 | 第88-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6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建议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