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设立瑕疵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选题背景和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与研究的切入点 | 第11-13页 |
·研究思路与分析方法 | 第13页 |
·文章结构与预先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2章 公司设立瑕疵的界定 | 第15-20页 |
·公司设立瑕疵的概念 | 第15页 |
·公司设立瑕疵的一般特征 | 第15-16页 |
·公司设立瑕疵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第16-18页 |
·公司设立瑕疵与公司登记瑕疵的比较 | 第16页 |
·公司设立瑕疵与公司设立无效的比较 | 第16-17页 |
·公司设立瑕疵与设立中的公司的比较 | 第17页 |
·公司设立瑕疵与未成立的公司的比较 | 第17-18页 |
·公司设立瑕疵类型 | 第18-20页 |
·依是否存在设立人意思表示分类 | 第18页 |
·依原因分类 | 第18-19页 |
·依法律后果分类 | 第19页 |
·依产生的民事责任分类 | 第19-20页 |
第3章 公司设立瑕疵的具体情形 | 第20-26页 |
·公司设立瑕疵具体情形的一般概述 | 第20页 |
·公司设立的条件瑕疵 | 第20-22页 |
·设立人人数瑕疵 | 第20页 |
·设立人资格瑕疵 | 第20-21页 |
·设立人意思表示瑕疵 | 第21页 |
·出资瑕疵 | 第21-22页 |
·公司设立的目的瑕疵 | 第22-23页 |
·公司设立的程序瑕疵 | 第23-26页 |
·特定行业公司的程序瑕疵 | 第23-24页 |
·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程序瑕疵 | 第24-26页 |
第4章 公司设立瑕疵的效力分析 | 第26-31页 |
·公司设立瑕疵的有效性问题 | 第26页 |
·因条件瑕疵而引发的公司设立之法律效力 | 第26-29页 |
·设立人瑕疵引发的公司设立之效力认定 | 第27页 |
·公司设立人低于法定人数的公司设立之法律效力 | 第27页 |
·出资瑕疵引发的公司设立之法律效力 | 第27-29页 |
·因目的瑕疵而引发的公司设立之效力 | 第29页 |
·因程序上的瑕疵而引发的公司设立之效力 | 第29-31页 |
第5章 公司设立瑕疵的法律救济 | 第31-49页 |
·我国公司设立瑕疵的立法缺陷 | 第31-32页 |
·公司设立瑕疵撤销或者宣告无效的原因过于狭窄 | 第31页 |
·判定瑕疵严重程度的标准过于笼统 | 第31页 |
·撤销模式的行政主义色彩比较浓厚 | 第31页 |
·不利于对利害关系人权益的保护 | 第31-32页 |
·瑕疵公司责任体系不完善 | 第32页 |
·两大法系对公司设立瑕疵所取态度比较 | 第32-33页 |
·英美法系对公司设立瑕疵的态度 | 第32-33页 |
·大陆法系对公司设立瑕疵的态度 | 第33页 |
·公司设立瑕疵法律救济的制度构建 | 第33-36页 |
·明确对瑕疵公司的立法态度 | 第34-36页 |
·对瑕疵公司的主要救济模式 | 第36页 |
·完善我国公司设立瑕疵的撤销制度 | 第36-38页 |
·公司设立瑕疵的撤销机关 | 第36-37页 |
·公司设立瑕疵撤销的原因以及后果 | 第37页 |
·公司设立瑕疵撤销的形式 | 第37页 |
·公司设立瑕疵撤销的除斥期间 | 第37-38页 |
·构建我国公司设立瑕疵的无效宣告制度 | 第38-44页 |
·规定公司设立瑕疵无效之诉的具体原因 | 第38-40页 |
·规定提起公司设立瑕疵无效之诉的申请人 | 第40-41页 |
·规定公司设立瑕疵无效之诉的诉讼时效 | 第41页 |
·规定公司设立瑕疵无效之诉的法律效力 | 第41-43页 |
·规定我国公司设立瑕疵的矫正制度 | 第43-44页 |
·建立公司设立瑕疵的民事责任体系 | 第44-49页 |
·内部责任人对公司设立瑕疵的民事责任 | 第44-46页 |
·外部责任人对公司设立瑕疵的民事责任 | 第46-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