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农业生物学论文--农业生态学论文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流与价值流耦合机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导言第12-25页
   ·立题研究的背景第12-16页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1 号”文件精神,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要求第13页
     ·立足循环经济,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第13-14页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迫切要求第14-15页
     ·培育农产品流通体系,提升农产品内在竞争力的现实要求第15-16页
     ·拓宽农业增收渠道,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要求第16页
   ·文献综述第16-21页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流与价值流研究进展第16-20页
     ·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关系研究进展第20-21页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21-23页
     ·研究内容第21-22页
     ·研究方法第22-23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23页
   ·论文创新点第23-25页
第二章 生态流与价值流耦合的理论基础第25-45页
   ·生态学原理与生态农业第25-30页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第25-28页
     ·生态农业原理第28-30页
   ·生态经济学原理第30-31页
   ·持续发展理论第31-36页
     ·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及特征第31-32页
     ·可持续农业第32-34页
     ·国内外可持续农业的实践第34-36页
   ·循环经济理论与循环农业第36-41页
     ·循环经济的概念及原则第36-37页
     ·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第37-38页
     ·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第38-39页
     ·循环农业及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第39-41页
   ·产业生态与生态产业第41-43页
     ·产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第41-42页
     ·生态产业第42页
     ·生态产业的特征第42-43页
   ·系统科学原理第43-45页
第三章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及其基本特征第45-52页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内涵、形式及功能表现第45-48页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内涵第45页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形式第45-46页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第46-48页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相互关系与矛盾第48-52页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相互关系第48-49页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矛盾第49-52页
第四章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流与价值流第52-64页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流与价值流第52-59页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流第52-55页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流第55-59页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流矢量体系与磁核导向第59-64页
     ·矢量与生态流矢量体系第59-61页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价值流对生态流的磁核导向第61-64页
第五章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流与价值流耦合机制第64-72页
   ·系统耦合和生态系统耦合第64-66页
     ·耦合与耦合系统第64页
     ·系统耦合与系统耦合动力第64-65页
     ·耦合效应与耦合设计第65页
     ·生态系统耦合第65-66页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第66-69页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的结构第66页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的功能第66-67页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的驱动力第67-69页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流与价值流耦合机制第69-72页
     ·生态经济系统内生反馈机制第69页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资源配置机制第69-70页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价格调控机制第70页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财政调控机制第70页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技术调控机制第70-72页
第六章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流与价值流耦合实例分析第72-80页
   ·旱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流与价值流耦合分析第72-75页
     ·旱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流第72-74页
     ·旱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流与价值流耦合障碍分析第74页
     ·旱地生态经济系统生态流与价值流的耦合途径第74-75页
   ·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流与价值流耦合分析第75-80页
     ·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背景分析第75-77页
     ·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生态流与价值流耦合途径构建第77-80页
第七章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流与价值流耦合战略第80-91页
   ·战略体系第80-84页
     ·战略思想第80页
     ·战略目标第80页
     ·战略原则第80-81页
     ·战略支撑体系第81页
     ·战略重点第81-84页
   ·战略举措第84-91页
     ·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84页
     ·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第84-85页
     ·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建设循环型农村社会第85-86页
     ·推行农业清洁生产,促进安康型农业和农村建设第86-87页
     ·构建现代农业物流体系,提升农产品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第87页
     ·推进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加速实现农业的信息化第87-88页
     ·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培养,创建学习型农村第88-89页
     ·推进农业保障体系建设,增强农业风险预警与防范能力第89-91页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99页
致谢第99-100页
作者简介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渭北黄土区农林复合系统生理生态特性及生产力研究
下一篇: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及其时序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