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引言 | 第12页 |
1 我国目前外资银行现状 | 第12-16页 |
·外资银行在我国设立的基本情况 | 第12-13页 |
·目前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现状分析 | 第13-16页 |
·入股中资银行,分享人民币业务成果 | 第13-14页 |
·积极增设网点,打造业务平台 | 第14页 |
·开拓人民币理财产品,加强技术创新 | 第14-16页 |
2 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监管法律价值取向与理念研究 | 第16-32页 |
·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监管法律价值取向 | 第16-22页 |
·监管目标 | 第16-17页 |
·价值取向 | 第17-21页 |
·价值取向在监管目标中的体现 | 第21-22页 |
·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监管法律价值取向冲突 | 第22-27页 |
·立法取向上现有银行法与WTO 规则间的冲突 | 第22-26页 |
·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监管法律价值追求的冲突 | 第26-27页 |
·建立以防范金融风险为核心的监管理念 | 第27-32页 |
·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与我国金融安全 | 第27-29页 |
·加拿大金融监管的启示 | 第29-30页 |
·金融安全前提下自由竞争的法律框架 | 第30-32页 |
3 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监管法律存在的问题 | 第32-38页 |
·市场准入法律规定有缺陷 | 第32-33页 |
·主体定位不科学 | 第32-33页 |
·法人导向有缺陷 | 第33页 |
·立法上存在诸多漏洞 | 第33-35页 |
·立法上没有体现内外法冲突解决办法 | 第33-34页 |
·立法上跟不上外资银行业务经营创新的步伐 | 第34页 |
·监管立法欠缺完整性和系统性 | 第34-35页 |
·法律没有明确划分监管者权责 | 第35-36页 |
·从权力与责任看,未充分体现监管者权力与职责分配 | 第35页 |
·银行业监管者角色特殊 | 第35页 |
·央行与银监会两者之间职能的冲突 | 第35-36页 |
·市场退出法律机制欠缺 | 第36页 |
·缺乏国际监管协作的法律规定 | 第36-38页 |
·未体现与国际规则相应的监管框架 | 第36页 |
·未建立有效的国际监管法律制度 | 第36-38页 |
4 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38-46页 |
·加强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监管立法 | 第38-40页 |
·外资银行的监管立法应具有前瞻性、统一性,与国际法规接轨 | 第38-39页 |
·应加快对外资银行基本法的立法步伐及其相关法规、规章的调整 | 第39页 |
·切实建立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39-40页 |
·通过相应的监管政策补充法律的不足 | 第40页 |
·以法律形式明确监管者权责 | 第40-41页 |
·完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 | 第41-42页 |
·推行分级牌照制度 | 第41-42页 |
·对外资银行实施人民币业务的资产负债比例的管理目标 | 第42页 |
·建立国际监管协作法律机制 | 第42-46页 |
·整合监管资源,形成监管合力 | 第42-43页 |
·采取“对等互惠原则”, 加强国际化竞争 | 第43页 |
·加强跨国银行的监管协作 | 第43-44页 |
·建立有效的并表监管法律制度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