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无芒雀麦对旱盐逆境胁迫的响应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1 引言 | 第11-20页 |
·植物引种 | 第11-12页 |
·无芒雀麦引种概况 | 第12页 |
·植物抗旱耐盐研究进展 | 第12-18页 |
·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第13-16页 |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第16-18页 |
·植物抗逆性的评价 | 第18-20页 |
·形态指标 | 第19页 |
·生长指标 | 第19页 |
·生理指标 | 第19-20页 |
·生化指标 | 第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5页 |
·植物材料 | 第20页 |
·试验方法 | 第20-24页 |
·盆栽试验 | 第20-21页 |
·测定内容 | 第21-24页 |
·数据处理 | 第24-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60页 |
·干旱胁迫下两种无芒雀麦相关指标的变化 | 第25-38页 |
·株高 | 第25页 |
·相对含水(RWC)和水分饱和亏(WSD) | 第25-27页 |
·细胞膜相对透性(RCM) | 第27-28页 |
·MDA 含量 | 第28-29页 |
·SOD 活性 | 第29-30页 |
·POD 活性 | 第30-31页 |
·叶绿素(CHL)含量 | 第31-32页 |
·可溶性糖(SS)浓度 | 第32-33页 |
·可溶性蛋白质(SP)含量 | 第33-34页 |
·脯氨酸(PRO)含量 | 第34-35页 |
·光合参数 | 第35-36页 |
·两种无芒雀麦抗旱性综合评价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盐胁迫下两种无芒雀麦相关指标的变化 | 第38-50页 |
·株高 | 第38-39页 |
·相对含水(RWC) | 第39-40页 |
·细胞膜相对透性(RCM) | 第40-41页 |
·MDA 含量 | 第41-42页 |
·SOD 活性 | 第42-43页 |
·POD 活性 | 第43页 |
·叶绿素(CHL)含量 | 第43-44页 |
·可溶性糖(SS)浓度 | 第44-45页 |
·可溶性蛋白质(SP)含量 | 第45-46页 |
·脯氨酸(PRO)含量 | 第46-47页 |
·光合参数 | 第47-49页 |
·两种无芒雀麦抗盐性综合评价 | 第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旱盐交叉胁迫下两种无芒雀麦相关指标的变化 | 第50-60页 |
·相对含水(RWC) | 第50-51页 |
·细胞膜相对透性(RCM) | 第51-52页 |
·MDA 含量 | 第52页 |
·SOD 活性 | 第52-53页 |
·POD 活性 | 第53-54页 |
·叶绿素(CHL)含量 | 第54-55页 |
·可溶性糖(SS)浓度 | 第55-56页 |
·可溶性蛋白质(SP)含量 | 第56-57页 |
·脯氨酸(PRO)含量 | 第57页 |
·光合参数 | 第57-59页 |
·两种无芒雀麦抗旱耐盐性综合评价 | 第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60-63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讨论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