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以前中药炮制文献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 前言 | 第16-23页 |
·炮制称谓的历史沿革 | 第17-18页 |
·中药炮制方法的分类 | 第18-19页 |
·研究对象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3页 |
2 宋以前有关文献中的炮制内容 | 第23-63页 |
·存在于方书中的炮制内容 | 第23-33页 |
·《五十二病方》 | 第23-25页 |
·《伤寒杂病论》 | 第25-26页 |
·《肘后备急方》 | 第26-28页 |
·《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 第28-30页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第30-33页 |
·存在于本草文献中的炮制内容 | 第33-47页 |
·《神农本草经》 | 第33-34页 |
·《本草经集注》 | 第34-37页 |
·《新修本草》 | 第37-39页 |
·《蜀本草》和《日华子本草》 | 第39-42页 |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 第42-45页 |
·《本草衍义》 | 第45-47页 |
·存在于文献中的炮制专论 | 第47-61页 |
·《金匮玉函经》中的方药炮制 | 第48-49页 |
·《本草经集注》中的合药分剂料理法 | 第49-50页 |
·《备急千金要方》中的合和第七 | 第50-51页 |
·《伤寒总病论》中的修治药法 | 第51-53页 |
·《普济本事方》中的治药制度总例 | 第53-55页 |
·《鸡峰普济方》中的炮制法 | 第55-56页 |
·《指南总论》中的论炮炙三品药石类例 | 第56-59页 |
·《妇人大全良方》中的辨识修治药物法度 | 第59-61页 |
·小结 | 第61-63页 |
3 宋以前的炮制专著 | 第63-77页 |
·《雷公炮炙论》的成书与沿革 | 第63-70页 |
·《雷公炮炙论》的著录 | 第63-64页 |
·《雷公炮炙论》的作者与成书 | 第64-65页 |
·《雷公炮炙论》的辑本 | 第65-70页 |
·依据的底本 | 第66-67页 |
·辑出药材的数量 | 第67-68页 |
·辑出药材的分卷目次 | 第68-69页 |
·辑出内容的差异 | 第69-70页 |
·《雷公炮炙论》的成就 | 第70-75页 |
·小结 | 第75-77页 |
4 炮制的理论、辅料和用具 | 第77-83页 |
·炮制理论 | 第77-80页 |
·炮制的辅料和用具 | 第80-82页 |
·小结 | 第82-83页 |
5 结论 | 第83-86页 |
附录:本草文献中炮制方法与辅料源流表 | 第86-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