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客体的概念与地位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犯罪客体的理论渊源 | 第10-13页 |
第一节 十九世纪俄罗斯的犯罪客体理论 | 第10-11页 |
一、"规范违反说" | 第10页 |
二、"主观权利说" | 第10页 |
三、"法律财富说"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前苏联的犯罪客体概念 | 第11-13页 |
一、对沙俄时期犯罪客体理论的批判 | 第11页 |
二、对大陆法系客体理论的批判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我国关于犯罪客体概念的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第一节 关于犯罪客体概念的几种观点 | 第13-15页 |
一、"社会关系说" | 第13页 |
二、从"社会关系说"到"非社会关系说" | 第13-15页 |
第二节 关于犯罪客体诸种学说的评析 | 第15-20页 |
一、对"社会关系说"的评析 | 第15-16页 |
二、对"犯罪对象说"与"刑事被害人说"的评析 | 第16页 |
三、对"权利说"与"权益说"的评析 | 第16-18页 |
四、对"法律秩序说"与"法律关系说"的评析 | 第18页 |
五、对"社会利益说"与"法益说"的评析 | 第18-20页 |
第三章 犯罪客体构成要件地位之争 | 第20-26页 |
第一节 "肯定说"的理由 | 第20-21页 |
一、从征表社会危害性的角度来论证 | 第20页 |
二、从犯罪构成四要件相互依存的角度来论证 | 第20-21页 |
三、从系统论的角度进行论证 | 第21页 |
四、从综合角度进行论证 | 第21页 |
第二节 "否定说"的理由 | 第21-23页 |
一、犯罪客体应属于犯罪概念研究的范畴 | 第22页 |
二、犯罪客体并不能区分犯罪性质 | 第22页 |
三、犯罪客体只具有立法功能而没有司法功能 | 第22-23页 |
第三节 对"肯定说"与"否定说"的评析 | 第23-26页 |
一、对"肯定说"的评析 | 第23页 |
二、对"否定说"的评析 | 第23-26页 |
第四章 犯罪客体的实质概念与形式概念 | 第26-37页 |
第一节 犯罪客体的实质概念——"法益说" | 第26-27页 |
第二节 犯罪客体的形式概念——"状态说" | 第27-28页 |
第三节 犯罪客体实质概念与形式概念的关系 | 第28-29页 |
第四节 形式意义犯罪客体的内容 | 第29-37页 |
一、犯罪对象 | 第30-32页 |
二、犯罪结果 | 第32-35页 |
三、犯罪的时空条件 | 第35-37页 |
第五章 犯罪客体的地位 | 第37-42页 |
第一节 犯罪构成的相关理论 | 第37-38页 |
一、犯罪构成既具有法定性又具有理论性 | 第37-38页 |
二、犯罪构成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 第38页 |
第二节 实质意义犯罪客体构成要件地位之否定 | 第38-40页 |
第三节 形式意义犯罪客体构成要件地位之肯定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后记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