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4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无机多级微纳结构材料的合成与构建研究进展简介 | 第13-28页 |
·"自上而下"(Top-Down)法 | 第14-20页 |
·"自下而上"(Bottom-Up)法 | 第20-28页 |
·表面活性剂或有机高分子导向控制合成 | 第21-25页 |
·晶体结构各向异性导向合成 | 第25-28页 |
·纳米材料在能源存储领域应用简介 | 第28-34页 |
·水相锂离子电池材料简介 | 第28-32页 |
·锂离子嵌入化合物体系 | 第30-31页 |
·表面修饰的锂离子嵌入化合物体系 | 第31-32页 |
·纳米材料相变储能领域中的应用 | 第32-34页 |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1页 |
第二章 碱"雕塑"技术构建PbSe多级结构 | 第41-55页 |
·引言 | 第41-42页 |
·实验部分 | 第42页 |
·产物表征 | 第42-48页 |
·形成机理研究 | 第48-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第三章 自上而下法制备宏观尺度的介孔碳酸钙四方棱柱及其性能研究 | 第55-79页 |
·合成背景和合成思路的提出 | 第55-57页 |
·实验部分 | 第57-58页 |
·实验试剂和材料 | 第58页 |
·样品制备 | 第58页 |
·样品表征 | 第58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58-69页 |
·抗坏血酸的热解原理 | 第58-59页 |
·调节不同pH值条件下草酸钙的物相、形貌分析 | 第59-62页 |
·反应温度对草酸钙的形貌的影响 | 第62页 |
·形成过程分析 | 第62-63页 |
·利用该方法制备其他草酸盐的拓展 | 第63-65页 |
·COD热处理之后产物表征 | 第65-69页 |
·介孔碳酸钙作为无机相变材料支撑体的应用研究 | 第69-74页 |
·合成背景简介 | 第69-70页 |
·DSC样品制备及分析条件 | 第70-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第四章 自下而上法合成三维亚稳相二氧化钒(B)结构及其在水相锂电池性能测试研究 | 第79-99页 |
·合成背景与合成思路 | 第79-80页 |
·实验部分 | 第80-82页 |
·样品合成 | 第80-81页 |
·样品表征 | 第81-82页 |
·电化学测试 | 第82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82-92页 |
·产物物相和形貌表征 | 第82-84页 |
·形成机理的研究 | 第84-92页 |
·水相锂电池性能测试 | 第92-95页 |
·小结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99页 |
第五章 VO_2(A)的合成和由VO_2(B)到VO_2(A)转变机理的系统研究 | 第99-121页 |
·引言 | 第99-102页 |
·实验部分 | 第102-103页 |
·样品合成 | 第102页 |
·样品表征 | 第102-103页 |
·理论计算 | 第103页 |
·VO_2(A)的结构和形貌表征 | 第103-106页 |
·VO_2(A)形成过程研究 | 第106-114页 |
·时间梯度研究 | 第106-107页 |
·晶体结构的理解 | 第107-109页 |
·第一性原理的计算 | 第109页 |
·近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研究 | 第109-114页 |
·相变机理研究 | 第114-117页 |
·小结 | 第117-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1页 |
附录 | 第121-125页 |
1.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21-123页 |
2. 致谢 | 第123-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