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致谢 | 第8-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5页 |
| ·抗菌剂分类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5-18页 |
| ·无机抗菌剂 | 第16页 |
| ·有机抗菌剂 | 第16-17页 |
| ·高分子抗菌剂 | 第17-18页 |
| ·抗菌剂的抗菌机理 | 第18页 |
| ·无机抗菌剂的抗菌机理 | 第18页 |
| ·有机抗菌剂的抗菌机理 | 第18页 |
| ·稀土类抗菌剂和胍类抗菌剂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稀土类抗菌剂的研究现状 | 第18页 |
| ·胍类抗菌剂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新型镧三元配合物La(cin)_2(imi)_2·H_2O的制备及在LDPE薄膜中的应用 | 第21-36页 |
| ·实验原料 | 第22页 |
| ·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 ·实验方法 | 第23-24页 |
| ·稀土镧配合物的合成 | 第23页 |
| ·抗菌LDPE母料及薄膜料的制备 | 第23页 |
| (1) 抗菌LDPE母料的制备 | 第23页 |
| (2) 抗菌LDPE薄膜的制备 | 第23页 |
| ·抑菌实验 | 第23-2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4-34页 |
| ·稀土镧抗菌剂结构分析与表征 | 第24-31页 |
| ·稀土镧抗菌剂添加量对LDPE性能影响 | 第31-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 第三章 抗菌功能化马来酸酐与苯乙烯共聚物的合成及在聚丙烯中的应用 | 第36-54页 |
| ·实验原料 | 第37页 |
| ·实验仪器 | 第37-38页 |
| ·实验方法 | 第38-39页 |
| ·抗菌功能化马来酸酐的制备 | 第38页 |
| ·抗菌功能化马来酸酐—苯乙烯共聚物的合成 | 第38-39页 |
| ·抗菌阻燃双效功能聚丙烯的制备 | 第39页 |
| ·性能测试 | 第39-40页 |
| ·产率测定 | 第39页 |
| ·熔体流动速率测试 | 第39-40页 |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40页 |
| ·抗菌性能测试 | 第4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0-53页 |
| ·实验条件对产率的影响 | 第40-43页 |
| ·产物红外光谱测试 | 第43-45页 |
| ·抗菌功能化马来酸酐与苯乙烯共聚物的热失重测试 | 第45页 |
| ·胍类高分子型抗菌剂抗菌测试 | 第45-46页 |
| ·抗菌剂添加量对聚丙烯的力学性能影响 | 第46-51页 |
| ·抗菌与阻燃双效聚丙烯抗菌性能测 | 第51-52页 |
| ·抗菌与阻燃双效PP料阻燃性能测试 | 第52-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四章 胍类功能化丙烯酸与苯乙烯共聚物的合成及抗菌阻燃双效功能母料的制备 | 第54-70页 |
| ·主要实验药品 | 第54-55页 |
| ·实验仪器 | 第55页 |
| ·实验方法 | 第55-56页 |
| ·抗菌功能化丙烯酸的制备 | 第55页 |
| ·抗菌功能化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的合成 | 第55页 |
| ·抗菌阻燃双效功能聚丙烯的制备 | 第55-56页 |
| ·性能测试 | 第56页 |
| ·产率测定 | 第56页 |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56页 |
| ·抗菌性能测试 | 第5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6-68页 |
| ·实验条件对产率的影响 | 第56-59页 |
| ·产物红外光谱测试 | 第59-61页 |
| ·抗菌功能化丙烯酸与苯乙烯共聚物热失重测试 | 第61页 |
| ·胍类高分子型抗菌剂抗菌性能 | 第61-62页 |
| ·抗菌剂添加量对聚丙烯的力学性能影响 | 第62-67页 |
| ·抗菌性能分析 | 第67-68页 |
| ·抗菌剂添加量对抗菌与阻燃聚丙烯的氧指数影响 | 第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