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监听制度的构建--以公民隐私权的保护为视角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监听与隐私权的基本理论 | 第9-24页 |
(一) 监听的含义、性质及价值 | 第9-15页 |
(二) 隐私权的概念及界限划分 | 第15-18页 |
(三) 监听与隐私权保护的冲突与调和 | 第18-24页 |
二、域外监听制度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 | 第24-31页 |
(一) 限制监听的适用范围 | 第25-27页 |
(二) 对监听的启动实行司法审查 | 第27-28页 |
(三) 监听获取资料的保密 | 第28-29页 |
(四) 建立被监听人的救济机制 | 第29-31页 |
三、我国隐私权保护与监听制度的现状 | 第31-34页 |
(一) 我国隐私权保护的现状 | 第31-32页 |
(二) 我国监听制度的现状 | 第32-34页 |
四、构建与公民隐私权相调和的监听制度 | 第34-43页 |
(一) 确立监听立法的宪法原则 | 第34页 |
(二) 明确监听的基本原则 | 第34-36页 |
(三) 选择合理的监听立法模式 | 第36-37页 |
(四) 明确监听中隐私权保护的具体途径 | 第37-41页 |
(五) 构筑监听程序中隐私权保护的事后屏障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