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藁本的质量控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英文缩略语第11-12页
前言第12-14页
文献综述第14-21页
 一 藁本的生药学研究第14-17页
  1 本草考证第14页
  2 藁本药用植物资源考察第14-15页
  3 药典收载情况第15-16页
  4 性味与功效第16-17页
 二 藁本的化学成分第17页
  1 酚酸类成分第17页
  2 挥发油类成分第17页
  3 其他类成分第17页
 三 藁本的药理作用第17-19页
  1 抗炎作用第18页
  2 解热作用第18页
  3 镇痛作用第18页
  4 中枢抑制作用第18页
  5 抗血栓形成作用第18页
  6 对心、脑和血管的作用第18-19页
  7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第19页
   ·利胆作用第19页
   ·抗溃疡作用第19页
   ·抗腹泻作用第19页
  8 杀虫作用第19页
  9 其他作用第19页
 四 藁本的分析方法第19-20页
  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第19-20页
  2 气相色谱法(GC)第20页
 五 小结第20-21页
实验研究第21-78页
 一 藁本的化学成分分离与结构鉴定第21-30页
  1 实验部分第22-25页
   ·仪器与药品第22-23页
     ·实验仪器第22-23页
     ·试剂与药品第23页
   ·药材第23页
   ·HSCCC 分离样品的制备第23页
   ·HSCCC 溶剂系统及样品溶液的制备第23-24页
   ·提取分离第24-25页
  2 化合物的结构解析第25-30页
  3 小结第30页
 二 藁本及同科植物川芎和当归的指纹图谱分析第30-67页
  1 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现状第30-34页
   ·中药指纹图谱的分类第31页
   ·构建中药指纹图谱的程序第31-32页
   ·中药指纹图谱的常用研究方法第32-33页
   ·中药指纹图谱数据处理第33页
   ·中药指纹图谱应用中的某些局限性第33-34页
  2 藁本及同科植物川芎和当归的 HPLC 指纹图谱分析第34-54页
   ·样品采集第34-35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5-36页
   ·液相色谱条件第36页
   ·色谱条件的优化第36-41页
     ·色谱柱的选择第36-37页
     ·流动相的选择第37-38页
     ·检测波长的选择第38-39页
     ·柱温的选择第39-40页
     ·流速的选择第40-41页
   ·提取条件的优化第41-44页
     ·提取溶剂的优化第41页
     ·提取方法的考察第41页
     ·中心复合设计第41-44页
   ·对照品及供试品溶液制备第44页
     ·对照品溶液制备第44页
     ·供试品溶液制备第44页
   ·方法学验证第44-49页
     ·专属性试验第44-45页
     ·精密度试验第45-46页
     ·重复性试验第46-47页
     ·稳定性试验第47-49页
   ·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建立第49-54页
     ·共有峰的确立第49页
     ·内参照峰的选择第49页
     ·指纹图谱的建立和数据分析第49-54页
   ·小结第54页
  3 藁本及同科植物川芎和当归的 GC 指纹图谱分析第54-67页
   ·样品采集第54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54-55页
   ·气相色谱条件第55页
   ·色谱条件的优化第55-56页
     ·色谱柱的选择第55-56页
     ·升温程序的选择第56页
   ·提取条件的优化第56-58页
     ·提取方法的优化第56-57页
     ·提取溶剂的优化第57-58页
     ·提取时间及次数优化第58页
   ·对照品及供试品溶液制备第58-59页
     ·对照品溶液制备第58页
     ·供试品溶液制备第58-59页
   ·方法学验证第59-62页
     ·专属性试验第59页
     ·精密度试验第59-60页
     ·重复性试验第60-61页
     ·稳定性试验第61-62页
   ·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的建立第62-67页
     ·共有峰的确立第62页
     ·内参照峰的选择第62-63页
     ·指纹图谱的建立和数据分析第63-67页
   ·小结第67页
 三 HPLC 测定三 种药材样品中 10 种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第67-78页
  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67-68页
  2 液相色谱条件第68-69页
  3 对照品及供试品溶液制备第69-78页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第69页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第69页
   ·方法学验证第69-72页
     ·系统适应性试验第69-71页
     ·标准曲线的建立第71页
     ·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第71页
     ·精密度试验第71-72页
     ·稳定性试验第72页
     ·重复性试验第72页
     ·回收率试验第72页
   ·10 个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第72-73页
   ·小结第73-78页
讨论第78-79页
结语第79-80页
致谢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90页
附图第90-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2份莱菔子样品的质量评价研究
下一篇:化癥散积颗粒对H22荷瘤小鼠移植性肝癌模型的药效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