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略词表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6页 |
第一章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16-28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6-21页 |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糖尿病发病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 | 第16-17页 |
·HPA轴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 第17-19页 |
·HPA轴与糖尿病的关系 | 第19-20页 |
·地黄寡糖治疗糖尿病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2 课题原理 | 第21-22页 |
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建立并评价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动物模型 | 第22页 |
·研究不同模型上HPA轴变化与糖代谢的关系 | 第22页 |
·研究地黄寡糖(ROS)对HPA轴的调节作用及其相关降血糖的机制 | 第22-23页 |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8页 |
第二章 高脂饲料加应激联合诱导的糖耐量减低大鼠模型上HPA轴功能变化及地黄寡糖的调节作用 | 第28-41页 |
摘要 | 第28-29页 |
1 实验材料、试剂及器材 | 第29-30页 |
·实验动物 | 第29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29-30页 |
·实验器材 | 第3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高脂饲料加应激联合诱导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的建立 | 第30页 |
·大鼠体重、血糖及血脂的测定 | 第30-31页 |
·大鼠糖耐量测定 | 第31页 |
·大鼠血浆中胰岛素、CRH、ACTH及皮质酮含量的测定 | 第31页 |
·大鼠下丘脑中CRH、垂体中ACTH含量及24h尿液中皮质酮总量的测定 | 第31页 |
·肝、肌糖原含量测定(蒽酮法) | 第31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31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1-37页 |
·大鼠体重变化 | 第31页 |
·大鼠血糖、尿糖、糖耐量及肝糖原含量 | 第31-33页 |
·应激大鼠给药1周后糖耐量的测定 | 第33-35页 |
·血脂含量 | 第35-36页 |
·脏器指数 | 第36页 |
·大鼠血浆中胰岛素及HPA轴激素含量 | 第36-37页 |
4 讨论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第三章 高脂饲料加地塞米松联合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上HPA轴功能变化及地黄寡糖的调节作用 | 第41-54页 |
摘要 | 第41-42页 |
1 实验材料、试剂及器材 | 第42-43页 |
·实验动物 | 第42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42页 |
·实验器材 | 第42-4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高脂饲料加DEX联合诱导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的建立 | 第43页 |
·大鼠体重、血糖及血脂的测定 | 第43页 |
·大鼠糖耐量测定 | 第43页 |
·大鼠血浆中胰岛素、CRH、ACTH及皮质酮浓度的测定 | 第43页 |
·大鼠下丘脑中CRH、垂体中ACTH含量及24 h尿液中皮质酮总量的测定 | 第43-44页 |
·肝糖原、肌糖原含量测定(蒽酮法) | 第44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44页 |
3 实验结果 | 第44-51页 |
·大鼠给药后体重变化 | 第44页 |
·大鼠血糖、尿糖及肝糖原含量 | 第44-47页 |
·DEX大鼠各组糖耐量的测定 | 第47-48页 |
·血脂含量 | 第48-49页 |
·脏器指数 | 第49-50页 |
·大鼠血浆胰岛素及HPA轴激素含量 | 第50-51页 |
4 讨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
第四章 高脂饲料加STZ联合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上HPA轴功能变化及地黄寡糖的调节作用 | 第54-66页 |
摘要 | 第54-55页 |
1 实验材料、试剂及器材 | 第55-56页 |
·实验动物 | 第55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55-56页 |
·实验器材 | 第5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6-57页 |
·高脂饲料加小剂量STZ联合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的建立 | 第56页 |
·大鼠体重、血糖及血脂的测定 | 第56页 |
·大鼠血浆中胰岛素、CRH、ACTH及皮质酮测定 | 第56页 |
·大鼠下丘脑中CRH、垂体中ACTH及尿液中皮质酮测定 | 第56-57页 |
·肝糖原含量测定(蒽酮法) | 第57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57页 |
3 实验结果 | 第57-62页 |
·大鼠体重变化 | 第57页 |
·大鼠血糖、尿糖及肝糖原含量 | 第57-59页 |
·血脂含量 | 第59-60页 |
·脏器指数 | 第60-61页 |
·大鼠血浆中胰岛素及HPA轴激素含量 | 第61-62页 |
·大鼠下丘脑中CRH、垂体中ACTH含量及24h尿液中皮质酮总量 | 第62页 |
4 讨论 | 第62-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
第五章 ALX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上HPA轴功能变化及地黄寡糖的调节作用 | 第66-77页 |
摘要 | 第66-67页 |
1 实验材料、试剂及器材 | 第67页 |
·实验动物 | 第67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67页 |
·实验器材 | 第6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67-68页 |
·ALX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的建立 | 第68页 |
·大鼠体重、血糖及血脂的测定 | 第68页 |
·大鼠血浆中胰岛素、CRH、ACTH及皮质酮测定 | 第68页 |
·大鼠下丘脑中CRH、垂体中ACTH及尿液中皮质酮测定 | 第68页 |
·肝糖原含量测定(蒽酮法) | 第68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68页 |
3 实验结果 | 第68-74页 |
·大鼠体重 | 第68-69页 |
·大鼠血糖、尿糖及肝糖原含量 | 第69-71页 |
·血脂含量 | 第71页 |
·脏器指数 | 第71-72页 |
·大鼠血浆中胰岛素及HPA轴激素含量 | 第72-73页 |
·大鼠下丘脑中CRH、垂体中ACTH含量及24h尿液中皮质酮总量 | 第73-74页 |
4 讨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7页 |
研究结论 | 第77-78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工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附 地黄寡糖及其主要成分水苏糖对a-葡萄糖苷酶的体内、外作用比较 | 第80-88页 |
摘要 | 第80-81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81-82页 |
·动物 | 第81页 |
·药品及试剂 | 第81页 |
·仪器 | 第81-82页 |
2 方法 | 第82-83页 |
·地黄寡糖的提取 | 第82页 |
·对硝基苯酚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82页 |
·a-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测定 | 第82页 |
·抑制率的计算 | 第82页 |
·地黄寡糖及其主要成分水苏糖对大鼠体内a-葡萄糖糖苷酶的作用 | 第82-83页 |
3 结果 | 第83-85页 |
·对硝基苯酚标准曲线 | 第83页 |
·水苏糖及地黄寡糖对a-葡萄糖苷酶的体外抑制作用 | 第83页 |
·水苏糖对a-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类型 | 第83页 |
·水苏糖及地黄寡糖对大鼠体内a-葡萄糖苷酶作用研究 | 第83-85页 |
4 讨论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88页 |
综述 肝脏中糖代谢关键酶与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 第88-100页 |
摘要 | 第88页 |
1 葡萄糖激酶 | 第88-90页 |
·葡萄糖激酶在糖代谢中的作用及活性调节 | 第89页 |
·葡萄糖激酶与糖尿病 | 第89-90页 |
2 葡萄糖-6-磷酸酶 | 第90-91页 |
·葡萄糖-6-磷酸酶在糖代谢中的作用及活性调节 | 第90-91页 |
·葡萄糖-6-磷酸酶与糖尿病 | 第91页 |
3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 第91-92页 |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在糖代谢中的作用及活性调节 | 第91页 |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与糖尿病 | 第91-92页 |
4 果糖-1,6-二磷酸酶 | 第92-93页 |
·果糖-1,6-二磷酸酶在糖代谢中的作用及活性调节 | 第92页 |
·果糖-1,6-二磷酸酶与糖尿病 | 第92-93页 |
5 糖原磷酸化酶 | 第93-94页 |
·糖原磷酸化酶在糖代谢中的作用及活性调节 | 第93页 |
·糖原磷酸化酶与糖尿病 | 第93-9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