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

尕海赭红尾鸲繁殖期生活史特征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鸟类生活史理论发展简介第10-13页
第二章 研究地区及研究对象特征第13-16页
 1 研究地区自然地理概况第13-15页
   ·地理位置第13页
   ·地质地貌第13页
   ·气候第13-14页
   ·植被第14页
   ·伴生动物第14页
   ·人口及牧业概况第14-15页
 2 赭红尾鸲生态特征第15-16页
   ·分类地位第15页
   ·形态特征及习性第15页
   ·分布第15页
   ·繁殖期生活史基本特征第15-16页
第三章 赭红尾鸲繁殖期一般生活史特征第16-28页
 1 前言第16-17页
 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3 结果第18-24页
   ·成鸟性二态特征第18-19页
   ·筑巢行为与巢特征第19-20页
   ·卵第20-21页
   ·孵卵与育雏第21-23页
   ·雏鸟生长发育第23页
   ·繁殖成功率第23-24页
 4 讨论第24-28页
   ·赭红尾鸲性二态特征第24-25页
   ·巢第25-27页
   ·卵第27页
   ·孵卵、育雏、雏鸟发育及繁殖成功率第27-28页
第四章 赭红尾鸲巢址选择第28-40页
 1 前言第28-30页
 2 方法第30-32页
   ·实验地点第30页
   ·研究对象个体处理第30页
   ·营巢洞穴的测量第30-31页
   ·巢的位置测量及亲本投入凋查第31页
   ·人为干扰第31-32页
   ·数据统计及分析第32页
 3 结果第32-37页
   ·筑巢地点第32-33页
   ·营巢洞穴特征第33-34页
   ·组间巢位差异第34-36页
   ·领域回归率、巢存活率及成鸟存活率第36-37页
   ·亲本投入第37页
 4 讨论第37-40页
   ·营巢地点及特征第37-38页
   ·改变巢址特征规避风险第38-39页
   ·过去经历对巢址选择影响第39-40页
   ·亲本投入第40页
第五章 赭红尾鸲卵的生态第40-45页
 1 前言第40-41页
 2 方法第41-42页
 3 结果第42-43页
   ·卵大小与产卵顺序第42页
   ·卵大小与窝卵数关系第42-43页
   ·卵年间变化与气候第43页
 4 讨论第43-45页
第六章 其它第45-50页
 1 海拔对生殖力的影响第45-48页
   ·前言第45页
   ·方法第45-46页
   ·结果第46-47页
   ·讨论第47-48页
 2 回归与扩散第48页
 3 羽色与年龄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授粉环境和资源可获得性改变对半扭卷马先蒿的花序内雌性繁殖分配的影响
下一篇:多溴联苯醚诱导下的细胞间隙连接通讯抑制效应及免疫细胞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