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一、导论 | 第13-18页 |
(一)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3页 |
(二)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6页 |
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三) 相关概念阐述 | 第16-17页 |
1. 中小企业债券概念、基本要素 | 第16-17页 |
2. 企业债券与公司债券的异同 | 第17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二、中小企业界定 | 第18-22页 |
(一) 中小企业界定的意义 | 第18页 |
(二) 世界各国对中小企业的一般界定 | 第18-21页 |
1. 定量标准 | 第18页 |
2. 定性标准 | 第18-21页 |
(三) 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 | 第21-22页 |
三、我国中小企业债券融资的功能与比较优势 | 第22-26页 |
(一) 债券融资的功能 | 第22-23页 |
1. 促进我国资本市场融资结构的改善,降低金融系统的风险 | 第22-23页 |
2. 促进民间储蓄向社会投资转化,发挥直接融资的优势 | 第23页 |
3. 增加投资品种,降低投资风险,满足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 第23页 |
(二) 债券融资的比较优势 | 第23-26页 |
1. 与银行贷款相比 | 第23-24页 |
2. 与股票融资相比 | 第24-26页 |
四、我国中小企业债券融资的现状及融资法律障碍分析 | 第26-36页 |
(一) 我国中小企业债券融资的问题 | 第26-29页 |
1. 企业债券发行供给不足 | 第27-28页 |
2. 企业债券投资需求不旺 | 第28-29页 |
(二)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债券融资的法律制度环境 | 第29-33页 |
1. 法律 | 第30-31页 |
2. 行政法规 | 第31页 |
3. 部门法规 | 第31-33页 |
4. 地方法规 | 第33页 |
(三) 我国中小企业债券融资法律障碍分析 | 第33-36页 |
1. 发债主体限制 | 第33页 |
2. 发行额度和审批限制 | 第33-34页 |
3. 投资主体限制 | 第34-35页 |
4. 市场利率的行政化管制 | 第35页 |
5. 募集方式限制 | 第35页 |
6. 承销限制 | 第35-36页 |
7. 资金用途限制 | 第36页 |
8. 债券资信评级制度不完善 | 第36页 |
五、破解我国中小企业债券融资难的法律制度革新 | 第36-43页 |
(一) 减少企业发债的主体限制 | 第36-37页 |
(二) 放宽债券发行及审批制度监管 | 第37页 |
(三) 扩大债券投资主体 | 第37-38页 |
(四) 建立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 | 第38-39页 |
(五) 丰富募集方式 | 第39-40页 |
(六) 创新承销方式 | 第40页 |
(七) 放松资金用途的限制 | 第40页 |
(八) 创新资信评级制度 | 第40-43页 |
结束语 | 第43-44页 |
后记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