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场地土条件下钢框架的结构影响系数--基于等能量原则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背景与意义 | 第11页 |
·结构影响系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国外研究 | 第11-14页 |
·国内研究 | 第14-15页 |
·各国规范对结构影响系数的规定 | 第15-19页 |
·美国相关规范 | 第15-17页 |
·欧洲规范 | 第17页 |
·新西兰规范 | 第17页 |
·日本规范 | 第17-18页 |
·加拿大规范 | 第18页 |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 第18-19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目的、手段和方法 | 第19-21页 |
第二章 不同场地土条件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 第21-27页 |
·引言 | 第21页 |
·我国场地及场地类别的划分 | 第21-23页 |
·中美规范对场地的评价 | 第23-24页 |
·中美规范对场地土影响的考虑 | 第24-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基于等能量原则的结构影响系数 | 第27-45页 |
·引言 | 第27页 |
·能量分析方法的发展 | 第27-30页 |
·单自由度体系能量反应表达式 | 第27-29页 |
·多自由度体系能量反应表达式 | 第29-30页 |
·基于等能量原则的结构影响系数求解方法 | 第30-36页 |
·结构影响系数求解的几个关键问题 | 第31-33页 |
·等能量原则 | 第33-35页 |
·显著屈服点的确定 | 第35-36页 |
·动力增量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36-40页 |
·IDA 分析实施步骤 | 第37页 |
·IDA 分析相关参数确定 | 第37-40页 |
·IDA 分析与地震动的相关要素 | 第40-42页 |
·地震动幅值 | 第40-41页 |
·频谱特性 | 第41页 |
·持时 | 第41-42页 |
·地震时程曲线的选取 | 第42-44页 |
·地震波的选取方法 | 第42-43页 |
·双控选波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结构影响系数求解 | 第45-94页 |
·引言 | 第45页 |
·分析求解基本步骤 | 第45-46页 |
·工程概况和计算模型 | 第46-49页 |
·框架截面设计 | 第47-49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9页 |
·地震动记录的选取和调幅 | 第49-54页 |
·地震动记录的选取 | 第49-53页 |
·地震动记录调幅 | 第53-54页 |
·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 | 第54页 |
·算例分析 | 第54-92页 |
·地震波的β谱 | 第55-58页 |
·小震分析时的最大底部剪力 | 第58-60页 |
·小震、中震下的底部剪力和顶点位移曲线 | 第60-66页 |
·小震、中震下的结构塑性铰 | 第66-71页 |
·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 | 第71-87页 |
·等能量原则求解结构影响系数 | 第87-91页 |
·等能量原则计算出的结构影响系数 | 第91-92页 |
·小结 | 第92-9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4-96页 |
·研究成果与结论 | 第94页 |
·进一步研究工作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5页 |
致谢 | 第105-106页 |
作者简历 | 第10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