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概述 | 第8-13页 |
第一节 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概念和特征 | 第8-10页 |
一、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概念 | 第8页 |
二、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 | 第8-10页 |
第二节 我国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历史发展 | 第10-13页 |
一、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萌发阶段 | 第10-11页 |
二、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转型阶段 | 第11页 |
三、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发展阶段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 | 第13-19页 |
第一节 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组织犯罪的基本特点 | 第13-17页 |
一、组织机构比较完善 | 第13-14页 |
二、对非法利益的疯狂追求 | 第14-15页 |
三、犯罪形式多样化 | 第15页 |
四、寻求"保护伞"现象突出 | 第15-16页 |
五、逐步向政治领域渗透 | 第16-17页 |
六、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国际化趋势 | 第17页 |
第二节 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发展趋势 | 第17-19页 |
一、犯罪活动日趋隐蔽 | 第17-18页 |
二、组织犯罪的多样性日益明显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我国对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防控 | 第19-40页 |
第一节 预防与控制的概述 | 第19-20页 |
第二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第20-22页 |
第三节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预防 | 第22-30页 |
一、完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预防的体系建设 | 第22-27页 |
二、完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预防的工作机制 | 第27-30页 |
第四节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控制 | 第30-40页 |
一、我国遏制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政策 | 第30-32页 |
二、开展"打黑"专项整治行动 | 第32-34页 |
三、摧毁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经济基础 | 第34-35页 |
四、查处"保护伞" | 第35页 |
五、"打黑"案件侦破中的几个重要环节 | 第35-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