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5页 |
前言 | 第15-18页 |
第一部分 快速心房起搏 48h 后心房的电重构的变化 | 第18-2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8-22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8-19页 |
2. 犬快速心房起搏模型制作 | 第19页 |
3. 电生理检测指标及方法 | 第19-20页 |
4. 膜片钳技术记录心房细胞L-型钙电流 | 第20-21页 |
5. 统计学处理 | 第21-22页 |
结果 | 第22-26页 |
讨论 | 第26-28页 |
第二部分 伊布利特对犬心房快速起搏肺静脉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28-3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8-31页 |
1. 研究对象与分组 | 第28页 |
2. 主要实验器械和仪器 | 第28页 |
3. 房颤模型制作及导管置入部位 | 第28-29页 |
4. 富马酸伊布利特给药途径与方法 | 第29页 |
5. 电生理指标测定 | 第29-30页 |
6. 统计学处理 | 第30-31页 |
结果 | 第31-35页 |
讨论 | 第35-37页 |
第三部分 阿托伐他汀预干预对犬快速起搏肺静脉自主神经重构的影响 | 第37-48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7-41页 |
1. 实验动物与分组 | 第37页 |
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37-38页 |
3. 房颤模型制作及导管置入部位 | 第38页 |
4. HRV检测 | 第38页 |
5. 肺静脉组织标本的切取与保存 | 第38页 |
6. 免疫组织化学 | 第38-39页 |
7.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第39-40页 |
8. ERP及WOV的测量 | 第40页 |
9. 统计学处理 | 第40-41页 |
结果 | 第41-46页 |
讨论 | 第46-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综述 | 第55-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6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