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环境刑事诉讼主体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14页
   ·课题背景第9-10页
     ·研究目的第9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发展趋势第13-14页
2 环境刑事诉讼主体的界定第14-18页
   ·环境刑事诉讼主体的内涵第14-16页
     ·环境刑事诉讼主体的概念第14-15页
     ·环境刑事诉讼主体的特征第15-16页
   ·环境刑事诉讼主体的分类第16-17页
     ·根据主体性质的分类第16页
     ·根据主体在诉讼进程中的地位分类第16-17页
   ·本章小结第17-18页
3 环境刑事诉讼主体存在问题分析第18-28页
   ·立案主体的行政干扰问题突出第18-19页
     ·直接干扰第18页
     ·间接干扰第18-19页
   ·侦查主体不适应性第19-21页
     ·专门侦查人员缺失第20页
     ·侦查人员环境等相关知识不足第20-21页
   ·起诉主体范围与责任设定过于严格第21-23页
     ·起诉主体范围小第21-23页
     ·起诉主体的证据收集范围过大第23页
   ·审判主体的司法行为不当第23-25页
     ·审判人员选择性司法第23-24页
     ·人民陪审员形同虚设第24-25页
   ·执行主体执行受制约第25-27页
     ·与环保机关的关系协调不畅第25-26页
     ·具体执行部门规定不明第26页
     ·被执行人对判决执行的制约第26-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4 外国环境刑事诉讼主体的借鉴第28-33页
   ·美国侦查主体的专门化第28-29页
   ·加拿大起诉主体的有条件公民化第29-30页
   ·法国审判主体组织形式的特殊化第30-31页
   ·本章小结第31-33页
5 环境刑事诉讼主体的解决建议第33-46页
   ·减少行政权力的干扰第33-34页
     ·强化政府环境责任第33页
     ·加重政府官员的刑事责任第33-34页
     ·加强对政府行为的监督第34页
   ·重设侦查主体的范围与条件第34-37页
     ·成立专门的环境侦查机构第34-36页
     ·完善侦查人员的知识结构第36-37页
   ·适当放宽起诉主体的范围与责任第37-39页
     ·增构附条件的公民起诉制度第37-38页
     ·缩小起诉主体的证据收集范围第38-39页
   ·规范审判主体的行为第39-43页
     ·明确环境犯罪与他罪的界限第39-40页
     ·吸收环境法学人员进入法官队伍第40-41页
     ·保证法官独立性第41页
     ·实行公众——专家陪审制第41-43页
   ·完善执行主体的执行条件第43-45页
     ·加强与环境行政机关之间的协作第43页
     ·明确执行局的专有执行权第43页
     ·宽严并济促使被执行人履行责任第43-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控制气候变化的国际法律机制研究
下一篇:环境犯罪立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