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湖凹陷烃源岩评价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 前言 | 第9-12页 |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2-16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12-13页 |
| ·地层发育特征 | 第13-14页 |
| ·盆地构造演化 | 第14-15页 |
| ·沉积体系分布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烃源岩定性评价 | 第16-43页 |
| ·源岩的发育与分布 | 第16-21页 |
| ·有机质丰度 | 第21-26页 |
| ·有机质类型 | 第26-30页 |
| ·有机质成熟度 | 第30-32页 |
| ·生烃门限的确定 | 第32-33页 |
| ·油源对比 | 第33-43页 |
| ·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 | 第33-41页 |
| ·同位素对比 | 第41-43页 |
| 第三章 烃源岩的测井评价 | 第43-55页 |
| ·测井评价烃源岩的必要性 | 第43页 |
| ·烃源岩的测井响应 | 第43-45页 |
| ·烃源岩模型 | 第43-44页 |
| ·烃源岩测井响应 | 第44-45页 |
| ·烃源岩的测井评价方法及改进 | 第45-48页 |
| ·方法选取及原理 | 第45-46页 |
| ·模型分析及优化 | 第46-48页 |
| ·烃源岩的测井评价模型建立 | 第48-49页 |
| ·大一段解释模型的建立 | 第48页 |
| ·南二段解释模型的建立 | 第48-49页 |
| ·南一段解释模型的建立 | 第49页 |
| ·烃源岩的测井评价置信度验证 | 第49-51页 |
| ·烃源岩的测井识别及结果分析 | 第51-55页 |
| ·测井识别单井不同TOC 丰度级别烃源岩厚度 | 第51-53页 |
| ·测井识别出的好烃源岩资源量计算 | 第53-55页 |
| 第四章 化学动力学法和生烃潜力法计算资源量 | 第55-89页 |
| ·化学动力学法定量评价烃源岩 | 第55-80页 |
| ·样品及实验 | 第55-57页 |
| ·模型选取及标定 | 第57-68页 |
| ·实际地质应用 | 第68-80页 |
| ·生烃潜力法定量评价烃源岩 | 第80-89页 |
| ·方法原理 | 第80-82页 |
| ·生排烃强度 | 第82-86页 |
| ·生烃潜力法计算资源量 | 第86-89页 |
| 结论 | 第89-90页 |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93-94页 |
| 致谢 | 第94-95页 |
| 详细摘要 | 第95-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