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超临界流体制备负载型催化剂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3页
   ·负载型催化剂制备方法第11-12页
     ·化学浸渍法第11页
     ·微波浸渍法第11-12页
     ·超声波浸渍法第12页
     ·化学蒸气沉积法第12页
     ·溶胶-凝胶法第12页
     ·离子交换法第12页
   ·超临界流体的概念及特性第12-13页
   ·超临界沉积技术制备复合材料研究进展第13-19页
     ·超临界流体沉积技术制备金属复合材料第14-18页
     ·多组分金属颗粒和膜的制备第18-19页
   ·活性炭的改性第19-23页
     ·氧化改性第19-20页
     ·还原改性第20页
     ·微波改性第20页
     ·超声波改性第20-21页
     ·等离子体改性第21-23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3-29页
   ·主要的药品试剂及材料第23页
   ·样品制备第23-24页
     ·改性载体的制备第23页
     ·Ru/C的制备第23-24页
     ·CuO/Al_2O_3的制备第24页
   ·实验装置图第24-26页
     ·SCCO_2中制备样品装置第24-25页
     ·RuCl_3/C还原装置第25页
     ·葡萄糖加氢反应活性评价装置第25-26页
   ·样品表征手段及实验方法第26-28页
     ·比表面、孔径分析第26页
     ·FT-IR分析第26页
     ·XPS分析第26页
     ·SEM-EDS分析第26页
     ·激光拉曼分析第26页
     ·TG分析第26-27页
     ·XRD分析第27页
     ·TPR分析第27页
     ·Boehm滴定法分析第27页
     ·吸附量的测定第27页
     ·H_2耗量的测定第27-28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8-29页
     ·超临界流体改性活性炭第28页
     ·超临界流体改性其它载体第28页
     ·改性后的活性炭负载金属Ru制备Ru/C催化剂第28页
     ·SCCO_2中Al_2O_3对Cu(NO_3)_2的吸附研究第28-29页
第三章 超临界流体对载体孔结构的影响第29-48页
   ·超临界流体对活性炭A的影响第29-36页
     ·不同的甲醇处理条件对活性炭A的影响第29-31页
     ·不同的甲醇处理条件活性炭A的红外图形第31页
     ·Bohem滴定表面酸性含氧官能团第31-32页
     ·活性炭A的SEM第32-33页
     ·超临界甲醇处理时间对活性炭A孔隙结构的影响第33-34页
     ·超临界甲醇处理温度对活性炭A孔隙结构的影响第34-36页
   ·超临界流体对活性炭B的影响第36-44页
     ·处理时间对活性炭B的孔隙结构的影响第36-38页
     ·甲醇量对活性炭B的孔隙结构的影响第38-39页
     ·温度对活性炭B的孔隙结构影响第39-40页
     ·活性炭B的拉曼光谱第40-41页
     ·Bohem滴定分析第41页
     ·活性炭B的XPS分析第41-43页
     ·活性炭B的TG分析第43-44页
   ·超临界流体对其它载体的影响第44-47页
     ·超临界流体对Al_2O_3孔隙结构的影响第44-45页
     ·超临界流体对Na-13X分子筛孔隙结构的影响第45-46页
     ·SCCO_2对硅纳米管孔隙结构的影响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超临界流体在制备负载型催化剂中应用的探索第48-58页
   ·Ru/C用于葡萄糖加氢反应活性测试第48-50页
   ·RuCl_3/C的红外图形第50-51页
   ·RuCl_3/C的TPR表征第51页
   ·Ru/C的XRD图第51-52页
   ·Ru/C的SEM-EDS图第52-53页
   ·Ru/C的XPS分析第53-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制备CuO/Al_2O_3第58-68页
   ·吸附时间对Cu(NO_3)_2在Al_2O_3中吸附量的影响第58-59页
   ·压力对Cu(NO_3)_2在Al_2O_3中吸附量的影响第59页
   ·温度对Cu(NO_3)_2在Al_2O_3中吸附量的影响第59-60页
   ·前驱体/载体比对Cu(NO_3)_2在Al_2O_3中吸附量的影响第60-61页
   ·助溶剂的量对Cu(NO_3)_2在Al_2O_3中吸附量的影响第61-62页
   ·CuO/Al_2O_3的SEM-EDS第62-63页
   ·时间对吸附量及分布的影响第63-64页
   ·Cu(NO_3)_2/Al_2O_3的TG第64-66页
   ·CuO/Al_2O_3的XRD第66-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结论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5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75-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的氮杂环丁醇配体的合成及催化不对称反应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树枝状共轭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