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城市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一、绪论 | 第10-19页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 中国流通产业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2. 长春市流通产业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三) 问题研究的思路与结构 | 第17-18页 |
1. 研究的思路 | 第17页 |
2. 论文的层次结构 | 第17-18页 |
(四)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1. 突显城市特性 | 第18页 |
2. 填补研究空白 | 第18页 |
3. 综合比较与区域比较相结合 | 第18-19页 |
二、理论基础及分析方法 | 第19-24页 |
(一) 流通理论 | 第19-21页 |
1. 西方的流通理论 | 第19页 |
2. 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 | 第19-20页 |
3. 社会主义流通理论 | 第20-21页 |
(二) 因子分析法 | 第21-24页 |
1. 因子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第21页 |
2. 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 | 第21-24页 |
三、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4-32页 |
(一) 概念界定 | 第24-25页 |
1. 流通产业的界定 | 第24-25页 |
2. 流通产业竞争力的界定 | 第25页 |
(二) 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26页 |
1. 前人影响因素研究 | 第25页 |
2. 本文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26页 |
(三) 指标体系构建 | 第26-32页 |
1. 指标选取原则 | 第26-27页 |
2. 指标构成 | 第27页 |
3. 指标解释 | 第27-30页 |
4. 指标体系建立 | 第30-32页 |
四、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 | 第32-46页 |
(一) 流通产业规模评价 | 第32-35页 |
1. 原始数据的标准化 | 第32页 |
2. 建立规模指标因子模型 | 第32-33页 |
3. 规模指标的综合评价 | 第33-35页 |
(二) 流通产业效益和密度评价 | 第35-38页 |
1. 原始数据的标准化 | 第35页 |
2. 建立效益和密度指标因子模型 | 第35-37页 |
3. 效益和密度指标的综合评价 | 第37-38页 |
(三) 流通产业效率评价 | 第38-41页 |
1. 原始数据的标准化 | 第38页 |
2. 建立效率指标因子模型 | 第38-39页 |
3. 效率指标的综合评价 | 第39-41页 |
(四) 城市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 | 第41-43页 |
1. 建立因子模型 | 第41-42页 |
2. 竞争力综合评价 | 第42-43页 |
(五) 东北四市流通产业竞争力对比 | 第43-46页 |
1. 东北四市竞争力排名 | 第44页 |
2. 东北四市竞争力评价 | 第44-46页 |
五、提升长春市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及建议 | 第46-50页 |
(一) 宏观对策 | 第46-48页 |
1. 制定适合长春市的流通产业规划 | 第46-47页 |
2. 以良好的法律环境促流通产业发展 | 第47页 |
3. 推进城市流通产业的信息化建设 | 第47-48页 |
(二) 微观对策 | 第48-50页 |
1. 建立科学的企业战略规划 | 第48页 |
2. 打造特色的企业文化 | 第48页 |
3. 提高企业管理技术 | 第48页 |
4. 引进和培养实用性人才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56页 |
后记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