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真空电子学(电子物理学)论文--凝聚态物理学论文

基于过渡金属材料储氢的机理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引言第9-10页
   ·储氢材料的研究概况第10-16页
     ·金属氢化物第10-12页
     ·碳纳米管的储氢性能第12-15页
     ·金属/碳纳米管复合体系储氢性能的研究进展第15-16页
   ·氢吸附机制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DCD 模型第16页
     ·静电极化吸附第16-17页
     ·18 电子模型第17页
   ·选题背景与所做的工作第17-19页
第2章 理论计算方法第19-27页
   ·VASP 软件包简介第19-20页
   ·密度泛函理论简介第20-25页
     ·Hohenberg?Kohn 定理第22-23页
     ·Kohn-Sham 方程第23-25页
   ·交换关联泛函的形式第25-26页
     ·局域密度近似(LDA)第25页
     ·广义梯度近似(GGA)第25-26页
   ·赝势第26-27页
第3章 过渡金属原子的氢吸附机制第27-37页
   ·计算方法与模型第27-28页
   ·结果与讨论第28-36页
     ·孤立3d 过渡金属原子的氢吸附结构第28-31页
     ·孤立3d 过渡金属原子的氢吸附机制第31-36页
   ·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过渡金属/碳纳管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第37-48页
   ·引言第37页
   ·早期过渡金属原子吸附在碳纳米管上的氢吸附第37-43页
     ·过渡金属原子(Sc,Ti,V)吸附在纳米管上第37-38页
     ·TM/SWCNT 体系的氢吸附结构第38-40页
     ·TM/SWCNT 体系的氢吸附机制第40-43页
   ·满壳层过渡金属Pd 原子吸附在碳纳米管上的氢吸附第43-47页
     ·Pd/SWCNT 体系的氢吸附结构第44-45页
     ·Pd/SWCNT 体系的氢吸附机制第45-47页
   ·小结第47-48页
第5章 总结和展望第48-50页
   ·工作总结第48-49页
   ·工作展望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5页
致谢第55-56页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限宽介观环中持续电流的量子尺寸与梯度无序效应
下一篇:超冷原子电磁感应透明介质中的光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