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 ·可重构数控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 ·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 ·课题来源 | 第13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4-15页 |
| 第2章 数控服务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15-25页 |
| ·系统总体概述 | 第15-20页 |
| ·系统总体功能和流程 | 第15-17页 |
| ·系统实现技术 | 第17-20页 |
| ·功能模块设计 | 第20-23页 |
| ·系统公共模块 | 第20-22页 |
| ·手动操作和状态显示模块 | 第22页 |
| ·G代码加工模块 | 第22-23页 |
| ·功能模块的扩展 | 第23页 |
| ·系统角色设计 | 第23-25页 |
| 第3章 数控服务系统的实现 | 第25-32页 |
| ·功能模块的实现 | 第25-28页 |
| ·公共模块的实现 | 第25-26页 |
| ·手动操作模块的实现 | 第26页 |
| ·状态显示模块的实现 | 第26-27页 |
| ·G代码加工模块的实现 | 第27-28页 |
| ·S2SH在本文中的应用 | 第28-30页 |
| ·Struts2控制层 | 第28-29页 |
| ·Spring业务层 | 第29-30页 |
| ·Hibernate持久层 | 第30页 |
| ·服务器和数据库的使用 | 第30-32页 |
| ·MySQL的使用 | 第30-31页 |
| ·Tomcat 6.0的使用 | 第31-32页 |
| 第4章 可重构框架的设计与实现 | 第32-47页 |
| ·可重构技术和实现原理 | 第32-35页 |
| ·可重构技术 | 第32-34页 |
| ·可重构实现原理 | 第34-35页 |
| ·可重构框架设计 | 第35-41页 |
| ·可重构实现模型 | 第35-37页 |
| ·机床信息配置文件的设计 | 第37-40页 |
| ·可重构界面的设计 | 第40-41页 |
| ·模块组件命名规范 | 第41页 |
| ·可重构框架的实现 | 第41-47页 |
| ·Dom4j | 第42-43页 |
| ·struts.xml及applicationContext.xml的解析 | 第43-44页 |
| ·重构机床和配置组件 | 第44-45页 |
| ·可重构执行流程 | 第45-47页 |
| 第5章 系统测试 | 第47-56页 |
| ·系统模块测试 | 第47-52页 |
| ·公共模块测试 | 第47-48页 |
| ·手动操作和状态显示测试 | 第48-49页 |
| ·G代码自动处理测试 | 第49-52页 |
| ·可重构可配置测试 | 第52-54页 |
| ·重构机床测试 | 第52-53页 |
| ·配置组件测试 | 第53-54页 |
| ·通信仿真测试 | 第54-56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 ·全文工作总结 | 第56页 |
|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作者在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项目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