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透明加密模型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透明加密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0页 |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0-12页 |
2 透明加密模型整体架构设计 | 第12-19页 |
·透明加密模型的优势以及功能概述 | 第12-14页 |
·透明加密模型整体结构 | 第14-16页 |
·透明加密模型技术关键问题 | 第16-17页 |
·透明加密模型需要注意的几个事项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3 透明加密模型中的文件 I/O 拦截技术 | 第19-36页 |
·Windows NT 文件I/O 流程概述 | 第19-21页 |
·用户模式下的文件I/O 拦截技术——API 挂接 | 第21-26页 |
·内核模式的文件I/O 拦截技术——过滤驱动 | 第26-33页 |
·透明加密模型的技术方案分析和结合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4 透明加密模型中的文件缓冲控制 | 第36-45页 |
·内存映射和文件缓冲 | 第36-37页 |
·透明加密中的文件缓冲处理 | 第37-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5 透明加密模型中的加密策略和密钥管理 | 第45-52页 |
·文件加密策略 | 第45-47页 |
·权限管理策略 | 第47-48页 |
·加密标识 | 第48-49页 |
·加密算法的选择和密钥管理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6 透明加密模型的实践分析 | 第52-59页 |
·实验目的 | 第52页 |
·实验环境 | 第52-53页 |
·实验步骤 | 第53页 |
·实验结果 | 第53-57页 |
·实验结论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7 全文总结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