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8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8-17页 |
| ·牛至油的研究进展 | 第8-10页 |
| ·牛至油的理化性质 | 第8页 |
| ·牛至油的药理作用 | 第8-9页 |
| ·牛至油在禽类生产中的应用 | 第9页 |
| ·开发牛至油口服液的意义 | 第9-10页 |
| ·盐酸小檗碱概述 | 第10-11页 |
| ·盐酸小檗碱理化性质 | 第10-11页 |
| ·小檗碱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第11页 |
| ·乳剂的概述 | 第11-17页 |
| ·乳剂的基本组成 | 第11-12页 |
| ·乳剂的类型 | 第12-14页 |
| ·乳剂在农业方面的概况 | 第14-15页 |
| ·乳剂的质量评定 | 第15页 |
| ·乳剂的应用与展望 | 第15-17页 |
| 2 引言 | 第17-19页 |
| 3 材料和方法 | 第19-28页 |
| ·材料 | 第19-20页 |
| ·方法 | 第20-28页 |
| ·临床分离菌的分离与鉴定 | 第20页 |
| ·细菌菌液、药液的制备及液体、固体培养基及平板的制备 | 第20-21页 |
|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 | 第21页 |
| ·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测定 | 第21-22页 |
| ·复方牛至油口服乳剂的处方研究 | 第22-24页 |
| ·复方牛至油口服乳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 第24页 |
| ·复方牛至油口服乳剂的质量评定 | 第24-25页 |
| ·小檗碱含量测定试验 | 第25-26页 |
| ·攻毒治疗试验 | 第26-28页 |
| 4 结果 | 第28-41页 |
| ·细菌分离结果 | 第28页 |
|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结果 | 第28-29页 |
| ·细菌对牛至油及其联合用药的敏感性测定结果 | 第29-32页 |
| ·单药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结果 | 第29-31页 |
| ·牛至油与其他药物联用的FIC 测定结果 | 第31-32页 |
| ·药物组成的筛选 | 第32页 |
| ·复方牛至油口服乳剂的制备 | 第32-37页 |
| ·单因素筛选结果 | 第32-35页 |
| ·正交试验优化处方结果 | 第35-36页 |
| ·复方制剂的处方确定 | 第36-37页 |
| ·复方牛至油口服乳剂制备工艺研究结果 | 第37页 |
| ·复方牛至油口服乳剂的质量评定 | 第37-38页 |
| ·小檗碱含量测定试验结果 | 第38-40页 |
| ·体内疗效试验结果 | 第40-41页 |
| 5 讨论与结论 | 第41-45页 |
| ·讨论 | 第41-43页 |
| ·牛至油及其与药物的联合抗菌作用 | 第41-42页 |
| ·复方牛至油口服乳剂的制备 | 第42页 |
| ·乳剂质量评价和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 | 第42-43页 |
| ·复方牛至油口服乳剂的体内疗效 | 第43页 |
| ·结论 | 第43-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 英文摘要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