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选题的历史背景 | 第9页 |
·选题的政策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选题的理论意义 | 第10页 |
·选题的现实意义 | 第10页 |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6页 |
·折射定律 | 第13-15页 |
·万有引力定律 | 第15页 |
·分子跃迁定律 | 第15-16页 |
·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方法创新 | 第16页 |
·成果创新 | 第16-18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8-25页 |
·概念辨析 | 第18-19页 |
·发展动力研究 | 第19-20页 |
·发展模式研究 | 第20-21页 |
·发展特点研究 | 第21-23页 |
·现有成果述评 | 第23-25页 |
第3章 研究对象及数据处理 | 第25-29页 |
·研究对象概况 | 第25页 |
·选取的科学依据 | 第25-27页 |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27-29页 |
第4章 芝田村工业发展阶段 | 第29-40页 |
·第一阶段(萌芽阶段):民国时期~建国前 | 第29页 |
·第二阶段(曲折发展阶段):建国后~1969 年 | 第29-30页 |
·第三阶段(首次大发展阶段):1970~1978 年 | 第30-31页 |
·第四阶段(过渡调整阶段):1979~1983 年 | 第31-32页 |
·第五阶段(稳定高速增长阶段):1984~1988 年 | 第32-34页 |
·第六阶段(治理整顿阶段):1989~1991 年 | 第34页 |
·第七阶段(第二次高速增长阶段):1992~1996 年 | 第34-36页 |
·第八阶段(改制阶段):1997~2004 年 | 第36-38页 |
·第九阶段(完善壮大阶段):2005~至今 | 第38-40页 |
第5章 芝田村工业空间布局演化研究—基于社会物理学的分析 | 第40-57页 |
·芝田村工业产生的社会物理学分析 | 第42-45页 |
·芝田村工业扩散的社会物理学分析 | 第45-47页 |
·芝田村工业波动的社会物理学分析 | 第47-49页 |
·芝田村工业改制的社会物理学分析 | 第49-51页 |
·芝田村工业集聚的社会物理学分析 | 第51-53页 |
·芝田村工业现状的社会物理学分析 | 第53-57页 |
第6章 结论及讨论 | 第57-60页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57-59页 |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59页 |
·进一步的研究计划 | 第59-60页 |
附调查问卷 | 第60-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后记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