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9页 |
第一部分:LQTS基因变异数据库的建立 | 第9-38页 |
第一章:前言 | 第9-13页 |
第二章:数据库建立需要的软硬件 | 第13-17页 |
·:数据库基本知识 | 第13页 |
·:数据库构建使用的软件 | 第13-15页 |
·:数据构建的硬件条件 | 第15页 |
·:技术流程示意图 | 第15-17页 |
第三章:文献的收集整理和提交 | 第17-20页 |
·:文献收集的方法 | 第17-18页 |
·:文献信息的整理和提交 | 第18页 |
·:突变位点的致病性判断标准 | 第18-20页 |
第四章:数据库的结构和信息 | 第20-26页 |
第五章:结果 | 第26-31页 |
第六章:讨论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8页 |
第二部分:对10个心律失常中国人家系致病基因的筛查 | 第38-75页 |
第一章:前言 | 第38-40页 |
第二章:病人信息 | 第40-43页 |
第三章:实验流程 | 第43-57页 |
·:技术路线和流程 | 第43页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43-44页 |
·:样本处理及DNA抽提 | 第44-46页 |
·:PCR引物设计、PCR扩增条件及电泳结果 | 第46-55页 |
·:PCR产物纯化及测序前PCR | 第55-56页 |
·:测序PCR产物纯化及上机测序 | 第56-57页 |
第四章:实验结果采集和分析 | 第57-64页 |
第五章:讨论 | 第64-68页 |
第六章:本实验的不足之处和改进方法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第三部分:综述 | 第75-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9页 |
附录一:英文缩略词表 | 第99-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
个人简历 | 第103-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