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20页 |
1.1 果实套袋技术的发展 | 第15页 |
1.2 套袋对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 | 第15-18页 |
1.2.1 套袋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研究 | 第15页 |
1.2.2 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研究 | 第15-17页 |
1.2.3 套袋对果实耐贮性的影响研究 | 第17页 |
1.2.4 套袋对果皮结构及果锈的影响研究 | 第17-18页 |
1.2.5 套袋对农药残留的影响研究 | 第18页 |
1.2.6 套袋的其他负面影响研究 | 第18页 |
1.3 不套袋技术的研究 | 第18-19页 |
1.4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0-24页 |
2.1 试验地概况 | 第20页 |
2.2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2.3 试验设计 | 第20-21页 |
2.3.1 不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第20页 |
2.3.2 ‘长富2号’果锈产生主要因素分析 | 第20-21页 |
2.4 试验指标和测定方法 | 第21-23页 |
2.4.1 叶片形态及生理指标的测定 | 第21页 |
2.4.2 果实内在品质测定 | 第21-22页 |
2.4.3 果实外在品质的测定 | 第22页 |
2.4.4 单果重的测定 | 第22页 |
2.4.5 果实单株产量的测定 | 第22页 |
2.4.6 农药残留的测定 | 第22页 |
2.4.7 果实耐贮性的测定方法 | 第22-23页 |
2.4.8 对生产成本的影响 | 第23页 |
2.4.9 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方法 | 第23页 |
2.5 数据处理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4-49页 |
3.1 不套袋对苹果叶片生理和形态的影响 | 第24-25页 |
3.1.1 对‘延长红’叶片生理和形态的影响 | 第24页 |
3.1.2 对‘长富2号’叶片生理和形态的影响 | 第24页 |
3.1.3 对‘龙富短枝’叶片生理和形态的影响 | 第24-25页 |
3.1.4 对‘蜜脆’叶片生理和形态的影响 | 第25页 |
3.2 不套袋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 第25-35页 |
3.2.1 不套袋对苹果果实着色的影响 | 第25-27页 |
3.2.2 不套袋对苹果单果重、纵横径及果形指数的影响 | 第27-29页 |
3.2.3 不套袋对苹果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 第29-32页 |
3.2.4 不套袋对苹果果面光洁度的影响 | 第32-35页 |
3.3 不套袋对‘长富2号’果皮结构及果锈的影响 | 第35-37页 |
3.4 不套袋对苹果单株产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3.5 不套袋对苹果耐贮性的影响 | 第38-44页 |
3.5.1 不套袋对‘延长红’耐贮性的影响 | 第38-39页 |
3.5.2 不套袋对‘长富2号’耐贮性的影响 | 第39-41页 |
3.5.3 不套袋对‘龙富短枝’耐贮性的影响 | 第41-42页 |
3.5.4 不套袋对‘蜜脆’耐贮性的影响 | 第42-44页 |
3.6 不套袋对‘长富2号’果实农药残留的影响 | 第44-45页 |
3.7 不套袋对苹果生产成本的调查 | 第45-46页 |
3.8 ‘长富2号’果锈产生主要因素分析 | 第46-49页 |
3.8.1 针刺模拟虫叮对‘长富2号’果面光洁度的影响 | 第46页 |
3.8.2 蚜虫叮对‘长富2号’果面光洁度的影响 | 第46-47页 |
3.8.3 喷施波尔多液对‘长富2号’果面光洁度的影响 | 第47-49页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第49-53页 |
4.1 讨论 | 第49-51页 |
4.1.1 不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第49-50页 |
4.1.2 不套袋对农药残留的影响 | 第50页 |
4.1.3 不套袋对果实耐贮性的影响 | 第50页 |
4.1.4 不套袋对果皮结构及果锈的影响 | 第50-51页 |
4.2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